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邓亚萍点锻造神话动力 一代天后涅槃知性魅力女人

2007-7-23 10:50|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174| 评论: 0 |来自: 竞报

放大 缩小
简介:  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冠军,她用19年时间登上世界乒坛珠峰   10年成功转型,从博士到官员,从国内到国际,人到中年她完成靓丽转身   备奥:用知识铺就奥运村之路   时尚精干的短发、光泽白皙的皮肤、恬淡从容的神态,记者努力从这

  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冠军,她用19年时间登上世界乒坛珠峰

  10年成功转型,从博士到官员,从国内到国际,人到中年她完成靓丽转身

  备奥:用知识铺就奥运村之路

  时尚精干的短发、光泽白皙的皮肤、恬淡从容的神态,记者努力从这个变得越来越美丽的女人身上,寻找那个曾让对手胆寒的乒坛之神,可一切球场上观众熟知的锋芒,都内敛为一种娴雅淡定,只有偶尔从她的目光中还能寻到一丝犀利,一份果断。

  一个充满着知性美和成熟魅力的时尚女人。一个涅槃的邓亚萍。

  7月9日晴朗的午后,在北京奥组委的办公室里,记者这样真切地感受着工作中的邓亚萍。

  对于“村长”这个角色,办公桌后的她显得很“入戏”。

  经常打来的电话中,她不时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对各种请示和征询做着指示和答复。

  “不论什么事,从现在学或者做,都不晚。”

  正是在这种不服输的信念指导下,退役后的她在清华从ABC学起,过好语言关,然后一路拿下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和剑桥的博士学位,并承担了国际奥委会两个委员会委员的工作,为今天能胜任奥组委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做运动员,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这是在台前;现在的我,是在台后,考虑的是怎样把台搭得更好。”作为“村长”,邓亚萍现在脑海里转悠最多的是如何让运动员更舒服。“要学习进行角色的转换。奥运的核心人群是运动员,安排好运动员的生活,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我曾作为运动员参加过悉尼、盐湖城、雅典奥运会,更知道运动员的需求。”

  像她的乒乓球打法创新一样,她对奥运村建设的完善与创新也有自己的看法:奥运虽注重传承,但并不排斥创新,在遵循奥运手册的指导之外,融入我们的人文、绿色、科技三大奥运理念,让各国运动员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独特的东西,也是一大快事。

  申奥:用售货员的故事打动世界

  作为形象大使和运动员代表的陈述人,邓亚萍参与了两次申奥。

  第一次以两票惜败的一幕,她至今想起来还非常真切。“每个人相顾无言,默默流泪。”那种挫败感她永生难忘。

  2000年底,在英国求学的邓亚萍,接到了参与第二次申奥的通知。赶在国际奥委会观察团来临前,她回到了中国。

  一天, 她到超市买东西,这时一个售货员跑过来,拉起她的手,热切地说:“你是形象大使,一定努力让北京申办成功,好吗?”

  “为什么?”

  “如果北京举办奥运会,我家的房子就能拆迁了,就能住漂亮的新楼了。”

  简单的几句话,让邓亚萍感慨不已。“我觉得这个售货员代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千千万万最底层的北京老百姓。他们自己无力改变生活的现状,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奥运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我一下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于是,她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所有她负责公关的十几个委员听。她甚至在见到卢森堡大公的时候,也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大公非常感动。大公的态度,能影响很多人。

  她的方式很有效。

  而实际上,邓亚萍之所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敲开委员们的心灵,是她理性思考的结果。

  “第一次的经验,让我们知道了游戏规则,以及同委员们打交道争取赞成票的潜规则。也有了更多的国际视野,因此第二次我们的工作更细致,更人性化。我做的工作同其他人比起来微不足道,我只是要尽力让我负责的委员从点滴中感受到中国人的真诚。”

  按照规定,委员们不能到申办国去,而委员们有一多半人从未来过中国。“不了解怎么投票?于是我就跑到他们的国家去,为他们讲述北京的变化与发展,讲述中国的经济社会形势,还有古老的文化。为此,我专门很认真地学习所有相关的知识。”她知道外国人很重视情感的表达,于是她就把北京普通老百姓最真实的情感传达给世界。

  “是学习和国际组织的工作经历让我的思维打开了另一扇门。”邓亚萍这样总结她令人惊喜的成长。

  征服:萨翁交给我一把钥匙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的颁奖台上,萨马兰奇轻拍邓亚萍脸颊的经典镜头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一个问号:这个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的奥运泰斗为何如此喜欢这个球场上杀气腾腾的中国小姑娘?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萨翁如此回答某个记者的提问。

  1991年,邓亚萍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邀请至国际奥委会的总部。

  作为运动员,这是唯一的一次殊荣。对于萨马兰奇,这也是唯一的一次例外。

  而实际上,萨马兰奇对邓亚萍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那次他邀请我到总部,对我非常认真地说了一点希望,就是一定学好英语。让我掌握这把开启世界之门的钥匙,拿到这个与世界交流的工具。”

  我做到了,也就是在做到之后,才深刻理解了萨翁的深意。

  众所周知,萨马兰奇点名给了邓亚萍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名额,让她进入国际组织工作,开阔眼界,但在邓亚萍准备到剑桥读博士时,萨马兰奇说,你记住,你一定要回到你的国家做事。

  “应该说,萨翁不仅在教我做事,更教我做人。”邓亚萍说。

  表面看,是萨翁给了邓亚萍一个机会,但客观地说,是邓亚萍先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是她的精神先征服了萨翁,也是她的努力学习先给自己驾起了云梯。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采访中,邓亚萍曾万分感慨地说,她希望人们不要被她或者其他成功人士的光环所吸引,大家需要知道的是辉煌因何而来。

  “没有超人的付出,不可能有超人的成绩。我既不是乒乓天才,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一步步走来,靠的都是汗水和咬着牙的孤独地坚持。”

  不败: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好

  19年运动生涯中,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冠军的神话,使邓亚萍成了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她的精神动力究竟是什么?记者很早就对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个子运动员有着一种想探究的好奇。

  “前半段是个人奋斗,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后半段是为了喜欢我的观众,为了别人。”

  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16岁时, 我与乔红的双打得到了我生平第一个世界冠军。放下拍子,我们俩相互瞅了一眼,‘这就是世界冠军?’我与乔红几乎同时问对方。赢后很久,都找不到特别的感觉。领完奖后,人静下来,在回宾馆的车上,我那个哭啊。从区里打到市里,再到省里,再到全国,再到国际,这八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邓亚萍的刻苦训练是乒乓界尽人皆知的事实。“刚开始的动力很简单,10岁入省队,15岁入国家队,都经历了很大的波折。尽管成绩早就合格了,可就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好,眼看着不如自己的人已经入队了,就是轮不到自己,心里就暗暗憋着一股劲,我一定赢给你们看。进队后,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梦想+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功”。这是邓亚萍等式。

  “总能给自己找出行的理由。”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邓亚萍常说的一句话。任何时候都充满自信的邓亚萍,自信的资本是每天比别人都长得多的训练时间。

  既然拥有一个远大的目标,那就需要把每天的事做好。

  如果说大满贯是一个运动员的最高梦想的话,那实现这些梦想之后,还能坚持不败,斗志又从何而来呢? 邓亚萍用一个故事说明。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这个困惑也伴随着我。是啊,一个运动员想要的一切至高荣誉,我都拥有了,又有伤病伴随,接下来,我为谁而战?”

  这时,一个朋友来到她身边,跟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很多人愿意看你打球,多拿一个冠军少拿一个冠军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能给别人留下许多启发,许多激励。你能成为榜样,成为别人的精神财富。去为喜欢你的人表演吧!”朋友的话变成了邓亚萍接下来还能行的理由。

  “一次我去广东打球,正赶上感冒发烧,打着吊瓶,身体很虚弱。可我当时了解到,很多球迷是从其他城市赶来特意来看我打球的,我不上,他们会很失望。我带病上场了,发挥得很不好,根本打不出平时的高水平,输了。过后,当他们知道我是带病坚持比赛的,都非常感动。我也从这种感动中找到了快乐和满足。”从那时起,邓亚萍不再为自己打球,而是为喜欢她的观众打球,为国家的荣誉而战。后两个奥运冠军,就是这么争回来的。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