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吕林忆17年前刻骨铭心痛 曾经错失金牌更有价值

2008-4-8 15:09|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873| 评论: 0 |来自: 浙江在线

放大 缩小
简介: ◆故事: 1991年4月,22岁的吕林来到日本千叶,面临他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比赛——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他配对双打的,是比他大两岁的王涛。当时他们的世界排名只有第十,但一路靠着初生牛犊的拼劲,居然打进了决赛。决赛的对手,是瑞

◆故事:

1991年4月,22岁的吕林来到日本千叶,面临他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比赛——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他配对双打的,是比他大两岁的王涛。当时他们的世界排名只有第十,但一路靠着初生牛犊的拼劲,居然打进了决赛。决赛的对手,是瑞典人卡尔松和冯舍。

那场决赛开始,吕林和王涛一路领先。但最终结果是快触摸到冠军奖杯的吕林王涛输掉了比赛。

奥运冠军吕林:曾经错失的金牌更有价值

◆讲述:

对吕林来说,乒乓球运动生涯的巅峰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3年世乒赛的男双金牌,但令他一生难忘的,却是他没有拿到金牌的一场决赛。

“因为,那次与金牌擦肩而过的痛苦,实在太刻骨铭心了。”时至今日,现任浙江省小球管理中心主任、已年近不惑的吕林回忆17年前的经历,仍犹如昨天。

“决胜局时,我们一路领先。那个奖杯(指世乒赛双打奖杯伊朗杯)就放在不远处。我的眼睛好几次忍不住去瞄那个奖杯,我觉得我就可以把名字刻在上面了,人生目标马上就要实现了。但乒乓球比赛就是这样,就怕你心理起变化……”

“(那场比赛后)每天大清早都睡不着,一个人坐在海边掉眼泪,觉得当运动员太没有意思了,得到的痛苦远远大于欢乐,连球馆都不想进,不想训练。”

吕林从来没有掩饰作为一名失利者的颓丧心情,他觉得,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就是冲着胜利去的,输家只能承受这样的折磨。

但吕林还认为,输家并不是一无所获,相反,自己此后拿到的奥运会和世乒赛双料冠军金牌,都因为有这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他和王涛在短暂的消沉后开始进行深层次的反思,觉得离冠军差得还不光是技术,更有意志和自控能力。之后备战奥运的一年时间里,他们都在有意识地磨练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痛苦常常能激发人的斗志,而失败有时候比金牌更有价值。

竞技体育除了人人梦想的金牌,还有什么是同样珍贵的?拿乒乓球举例,可能更有说服力。

在20多年的运动生涯中,作为世界头号乒乓强国的主力双打,吕林参加过无数次世界大赛。“有时候小组赛上也会遇到来自乒乓球水平不发达国家的对手,从技术层面上相差悬殊,照理说他们应该知道取胜希望渺茫,但我所遇到的大部分对手都态度极为认真。可能每个参赛选手心目中的目标不一样,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即使拿不到金牌,能在和中国队的交手中赢一局就算没白来,有的甚至把来参赛本身当成一生中最难得的机会。但不管什么国家,哪个民族,我相信体育精神的内涵是相通的,那就是——为胜利而拼搏,为进步而喝彩,为参与而自豪。”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