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周建农的乒球“迷途”——访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乒乓球教练

2010-8-17 09:35|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7980| 评论: 0 |来自: 乌鲁木齐在线

放大 缩小
简介:        八岁就开始打乒乓球,后来从事乒乓球教学30余年的周建农,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所带领的巴州乒乓球队称霸新疆青少年乒坛长达十几年,直至他离开巴州
        八岁就开始打乒乓球,后来从事乒乓球教学30余年的周建农,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所带领的巴州乒乓球队称霸新疆青少年乒坛长达十几年,直至他离开巴州来到乌鲁木齐。

    乒球人生

    刚刚结束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周建农的学生、乌市松研电器乒乓球队10岁选手王倍增,获得了自治区十二运会乒乓球比赛丙组(13岁以下组)冠军。在更早的5月间,王倍增已经先后在全国少年儿童“四环杯”和“开拓杯”两项乒乓球赛事中杀入八强。

    作为新疆知名的乒乓球教练,周建农对这样的成绩已经习以为常,在他的心里,王倍增的冠军只是一个“新疆的丙组冠军,最小年龄段的冠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周建农心里考虑的是,探索一条能让王倍增这样的新疆乒乓球幼苗成长起来的道路。

    “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至少现在还在摸索。”周建农评价现在自己从事的事业,只用了四个字“壮志未酬”。“拿着球拍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意气风发,后来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就想着自己培养些运动员,也算是我的乒乓人生吧。”周建农说。

    乒球瓶颈

    周建农目前是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乒乓球教练,同时也是乌鲁木齐市快乐乒乓球俱乐部的总教练。

    教练这一行干久了,自然免不了心里琢磨这件事,“小学的时候我们和他们差距不大,但是一到初中,人家去打专业队了,我们的孩子去上学了,好材料现在都是业余球手,这是现在的一个瓶颈。”周建农说,他看过很多身边的好苗子,因为这样的原因泯然众人,“让孩子从事乒乓球,这像一个赌博,很多人都要掂量,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

    “包括现在都存在这个问题:软件、硬件都比不上内地,远远跟不上内地的发展速度,新疆的孩子必须要拿到内地,才能跟上内地的发展步伐。”事实上这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状———以目前新疆乒乓球的发展而言,如果只在自治区内训练,根本就无法跟上全国的水平,所以想要打出个名堂,去内地更大的舞台上锻炼,目前似乎是一条无法绕过的道路。

    周建农认为,想要发展,就要“走向全国”,但这也产生一个费用的问题,“乒乓球是国球,内地固有的优势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东,我们和他们的交流远远不够,一般家庭想要支付这笔钱,除非有深厚的财力。”周建农算了笔账,如果去广东比赛,最少的花费也在5000元左右,如果再稍微停留一下,这个费用就会涨至万元。

    乒球蓝图

    “办法肯定会有,应该是一种‘小而精’的模式,就是人不一定太多,因为新疆的力量毕竟单薄一些,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但是现在这条路目前还是不太畅通。”周建农笑了笑,他明白这种类似于“精英培养”的模式,因为各个单位的目标不同,短时间也很难实现。

    “这事也急不来,其实发展也能有别的方法。”周建农认为,可以借鉴新疆广汇男篮的模式,“出去的时候别人就给我说新疆篮球厉害。乒乓球也能走这样的道路,而且投入比篮球要小得多。不用太多,培养一两个好的队员,在乒超那样的比赛中打出来,就能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也能推动新疆乒乓球运动的氛围。”周建农说,“我了解到现在有企业在想这个事,也就是‘孕育’吧!”

    作为一名乒乓球教练,让周建农欣慰的是,现在新疆乒乓球的群众基础已经初具规模,“基座已经培养成了,关键就是我们这些人,不停地找通向更高级的道路。”(记者王玮)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