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体院学生非洲当乒乓球教练(图)

2010-10-22 08:20|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562| 评论: 0 |来自: 武汉晨报

放大 缩小
简介:   记者杨佳峰 实习生张月泓  ………………………………  “瘦了!”“黑了!”昨日,刚从非洲回到武汉体育学院的研三生郑晓蓉,一到校便被同学们包围起来问长问短。一年前,24岁的她作为志愿者远赴非洲厄立特里亚,担任该国
体院学生非洲当乒乓球教练(图)
  记者杨佳峰 实习生张月泓

  ………………………………

  “瘦了!”“黑了!”昨日,刚从非洲回到武汉体育学院的研三生郑晓蓉,一到校便被同学们包围起来问长问短。一年前,24岁的她作为志愿者远赴非洲厄立特里亚,担任该国国家青年乒乓球队教练。一年来,她培养了40名小运动员,其中一人获得该国全国联赛冠军。

  回想在非洲的生活,郑晓蓉感慨万千,“那里的小孩很喜欢乒乓球,可惜条件太艰苦,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我经常感动得落泪。 ”

  去厄立特里亚之前,郑晓蓉从国内带去了10副球拍,但学习乒乓球的队员有40人,球拍不够用。

  在厄立特里亚,每副球拍折合150元人民币左右,当地的孩子买不起。郑晓蓉回忆,一位当地助教找到很多包装用过的硬纸盒,大家将纸盒剪成球拍,人手一副。“当看到孩子们拿着纸拍兴奋不已,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球拍缺乏,更谈不上运动服等装备了。郑晓蓉说,队员们都是穿的凉鞋,五颜六色的衣服上还经常有破洞。

  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学习乒乓球的热情非常高,进步也很快,短短一年时间,一名叫伊萨的女孩夺得了该国全国联赛第一名。

  “初去厄立特里亚,感受最深的不是炎热的气候,而是饮食不习惯。”郑晓蓉说,当地人一天只吃一顿,中午再吃一片黑馍馍,白天还喝两杯加糖的水补充能量,所以当地孩子普遍很瘦。

  因为改变不了一日三餐的习惯,郑晓蓉和其他援非队员一起做饭吃,当地蔬菜很少,西红柿、洋葱、包菜、辣椒这4种菜整整吃了一年。但在厄立特里亚孩子眼中,这简直是奢侈品,“把食物分给非洲孩子吃,他们都像是吃到了山珍海味。”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