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沙拉拉:国际乒联一系列改革矛头不是针对向中国

2011-1-24 11:41|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2367| 评论: 0 |来自: 东方早报

放大 缩小
简介:        昨天,2011年上海首个大型业余乒乓球赛——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落幕。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与数千名乒乓球爱好者共同观摩了决赛的争夺,并亲自
        昨天,2011年上海首个大型业余乒乓球赛——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落幕。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与数千名乒乓球爱好者共同观摩了决赛的争夺,并亲自为获奖选手颁奖。在为这项规模庞大的业余赛事惊叹的同时,沙拉拉也坦言,业余乒乓的发展也是中国乒乓长盛不衰的秘密。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这样群众性的业余乒乓球比赛。我看到上千名乒乓球爱好者,无论男女老少,有的甚至是‘全家总动员’一起上阵打球,我感到十分高兴。”沙拉拉的感叹并不奇怪。

  本次业余乒乓球大赛共吸引了1609人报名参赛,选手中既有不到10岁的孩子,也有65岁的乒坛“老将”。在为期四天的比赛中,男女14个年龄组和男女混合团体赛共进行1745场比赛的争夺,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这么多乒乓球爱好者同场竞技,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沙拉拉坦言,也许中国的业余乒乓球选手在水平上并不比其他国家的业余选手“高明”多少,但拥有如此众多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这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所以我不得不感叹,上海不但可以举办世乒赛这样的顶尖国际赛事,同样也能为普通人创造这样的业余比赛平台,恰恰是这样,这个城市的乒乓球热度才能一直延续下来,我也终于明白中国乒乓球运动强大的奥秘。”

  此外,沙拉拉也再次强调,国际乒联针对伦敦奥运会的一系列改革并非把矛头指向中国。“国际乒联一直在为乒乓球的发展而努力,比如说伦敦奥运会先打单打后打团体的安排,我们也是经过调查才进行调整的。因为我们发现在北京奥运会时,团体比赛的收视率相当高,而且团体比赛也能推动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乒乓球基础的投入。”沙拉拉坦言,希望在中国的帮助下,能够推动乒乓球这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