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梅兹抓住了中国小将的软肋

2005-5-5 21:43|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2433| 评论: 0 |来自: 新华社

放大 缩小
简介:    放高球,本是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被动挨打时一种无奈的防守手段,但是,就是这种近乎“黔驴技穷”时才使用的一种技术,却令中国队两名后起之秀成为它的牺牲品。   在上海世乒赛上使用这种手段的是24岁的丹麦选手
    放高球,本是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被动挨打时一种无奈的防守手段,但是,就是这种近乎“黔驴技穷”时才使用的一种技术,却令中国队两名后起之秀成为它的牺牲品。

  在上海世乒赛上使用这种手段的是24岁的丹麦选手梅兹,4日和5日败在他拍下的是雅典奥运会男单亚军王皓和连胜德国许斯、荷兰黑斯特、希腊格林卡的郝帅。

  梅兹真的是锐不可当吗?执教比利时队多年的中国教练王大勇指出,从技术上讲,在对手放高球的时候,只要自己摆短、伺机再扣杀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抡圆了胳臂,使足力气,连扣十几板。

  但是,王皓和郝帅,面对高球的唯一对策就是大板扣杀,结果没能把握住局面,失误频频。王皓虽以0:4失利,却有3局只输两分;而郝帅连胜3局,第四局又拿到3个赛点,竟然让梅兹绝地反击成功。

  想当年,1961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徐寅生面对又高、又转、又飘的高球,连扣12大板,继而战胜了日本全国冠军星野,留下一段佳话。21年后,在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队主力谢赛克连扣16大板,才赢得艰苦的一分,最终击败了日本的斋滕清。

  与前辈相比,目前中国队小将的差距显而易见。放高球,是比赛中被动时常用的技术;它的克星,除了摆短、运用长短结合的战术使对方处于被动,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稳、准、狠地扣杀。不能有效地对付高球,反映了小将的弱点,也显露了平时训练的缺陷。

  不能有效地对付高球,不仅仅会丢分,对于运动员比赛中的心态也会带来变化。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1982年第九届新德里亚运会女子团体决赛上,中国选手曹燕华一次处于被动时放起了高球,迫使韩国队头号主力梁英子失误。曹燕华由此信心大增:打高球你都失误,我更有信心赢你,最后她以2:1获胜。

  梅兹能胜王皓和郝帅,由放高球得分而信心增强,当是一个重要原因。反之,王皓和郝帅输球也与此有关。对方放出的高球你失误,就偏要给你放高球,自然会“灭自己的威风”,怯阵,继而着急,甚至恼怒、恐惧、慌乱,都可能出现。胜负的天平自然会倾向对手。

  丹麦教练承认,梅兹十分侥幸,也很聪明,及时抓住了郝帅的“软肋”。他直言不讳地说:“虽然梅兹近来进步神速,还是去年欧洲12强赛的冠军,但面对中国选手他本来没有机会,是你们‘救’了他。”

  王大勇说:“幸好梅兹出现得早,给中国队提了个醒:放高球是一种武器,也可以获胜。中国选手一定要吸取教训,破解高球!”(新华社记者周欣 杨金志)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