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夏娃宋斐做客华奥谈世乒赛 马龙将会是最大黑马

2007-5-16 18:13|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2237| 评论: 0 |来自: 华奥星空

放大 缩小
简介:        直播员: 《乒乓世界》主编夏娃、资深记者宋斐做客华奥星空   直播员: 各位网友大家好!   直播员: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奥委会官
        直播员: 《乒乓世界》主编夏娃、资深记者宋斐做客华奥星空

  直播员: 各位网友大家好!

  直播员: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华奥星空和搜狐体育共同为您制作的视频访谈节目。 我们都知道49届乒乓球世乒赛马上在克罗地亚开幕了,我们今天请来的两位嘉宾是和我们乒乓国手有零距离接触的体育媒体,这位是《乒乓世界》主编夏娃女士,另外一位是资深记者宋斐先生。

  夏娃:大家好!

  宋斐:大家好。

  主持人:我听说夏娃女士是非常资深的记者,您总开始采访世乒赛是哪一年?

  夏娃:我第一次去世乒赛是1993年之前去过一次世界杯。

  主持人:那之后是不是每一届世乒赛都去现场?

  夏娃:落了一届,就是大阪46届。

  主持人:您参加的第一次是42届,实际上是蔡振华第一次带队参加。

  夏娃:实际上他是1991年6月当的主教练,当时在巴塞罗那有一个世界杯,他拿了冠军,1993年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

  主持人:那个时候刘国梁也是第一次?

  夏娃:对,他那个时候是年龄最小的。

  主持人:那么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夏娃:那次故事挺多的,因为差一点拿到冠军,之前的世锦赛在千叶,是中国最低的成绩,那个时候实力还没法跟瑞典队比,但是蔡振华排兵非常好,抓住人了,但是非常可惜没拼下来。后来我记得蔡局长当时总局的时候,他觉得在这里面他自己有一点教训,因为那个时候他很年轻,带队时间不是很长,他觉得他自己抓到名单的时候有点喜行于色了,这样物色中给队员一点点压力,好像这个冠军势在必得了,但是实际上实力并没有到。所以这一点我挺佩服蔡局长的,他每次失败的时候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次比赛印象比较深刻,得亚军的时候,当时有一个王浩,他站在演讲台上就哭,他一哭是很难受的,把我们的眼泪都带出来了,我记得看他一哭,我的镜头就模糊了,也跟着哭。当时很多记者采访的时候我没问什么,会酒店的路上我问蔡局长,说刚才王浩在哭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他说我真想再重打一场,这句话特别能反应他不服输的个性。刘国梁在中国公开赛上打赢了很多人,实际上他的技术并不是很成熟,

  直播员: 那个时候我在中国体育报社,我感觉到他非常自信,因为系列报道每天都有,有一篇文章是给他泼冷水的,就是要自信也要清醒,要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次比赛他没有打好,团体赛没有上,单项的时候就输给了一个日本的选手,不太有名的,对他打击挺大的。回来之后我又写了一篇文章,是反着做的,就是你还要自信。

  主持人:接下来43届世乒赛在天津,我们打了一个成功的翻身仗,故事就更多了,你要不说说孔令辉。

  夏娃:孔令辉是在后面冒出来的,前面与众不同的地方,乒乓球队是比较低调的,尤其是赛前的时候不会说我要拿什么冠军。因为那次是东道主,在天津,蔡振华是主教练,他说我们誓夺斯维斯林杯,我说你为什么把这个目标喊出来,他说我就是要把自己逼到绝路上。那次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我丁松,他是秘密武器,他是实力很强的,但是自己不是很自信。当时他们住在体育宾馆,当时不让记者进,但是他们对我比较信任,知道我不会乱讲,我就会进去,有时候和丁松可以聊很多,其实丁松虽然打的非常好,但是他一直没有特别强的信心,我们一直在鼓励他。决赛前报名单的时候,他和王永钢住在一个房间,王永钢跟我关系非常好,说丁松真是的,那么好的球都不敢上。当时我就跑到那去找丁松了,我说丁松你太不负责任了,反正他不敢上,我觉得再怎么说也不会起坏作用,我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你这么好的球,你不上谁上?当时瑞典和中国是势均力敌的,丁松确实有他的致胜的地方。我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他说我正是因为负责任,我才犹豫,他也没有说不想上,我在犹豫,他说我不怕2:0,因为大家赢了,也不怕0:2,就输了,我就怕1:1,因为这样是比较关键的时候,最后就是1:1他上去的,最后赢了。还有一个就是马文革,马文革半决赛的时候输了两分,决赛的时候王涛输给了瓦尔德内尔,他上去对佩尔森,当时一开始他落后,我当时问蔡局长是什么想法,他说当时想完了,可能要等到两年以后。我觉得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马文革是很有毅力的,那场比赛的关键是在马文革。孔令辉那个时候是很年轻的,事实证明1995年孔令辉的成名对乒乓球的推动是不可估量的,他带动了一大批球迷,对媒体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直播员: 主持人:当时孔令辉获得了一个偶像的地位。

  夏娃:我觉得是中国体育界一个偶像性质的人物。过去感觉世界冠军都是英雄。

  宋斐:包括80年代末的熊霓这样,包括田亮,孔令辉是红的非常早。

  主持人:后面一届是曼彻斯特,那块我们是丢了一块男单,您对那届有什么印象?

  夏娃:其实那届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宋斐:那届在外事方面中国做了很多的斗争,我是后期听别人说的,当时我还是学生,因为在英国比赛,欧洲的很多条件并不像中国这么理想,当时给中国台湾队分的还是上下铺。

  夏娃:而且住的很远,他们等级分的非常清楚,美国队、瑞典队住在最好的宾馆,中国队差一点。中国队离场馆挺近的,但是条件没有像瑞典队和美国队那么好,床铺非常窄,谁第一天就掉下去了。包括当时李富荣是代表团团长,我每天采访他,两个床之间非常近,吃的也非常差,很贵,那种大食堂,叫中国人觉得难以下咽。

  主持人:我们当时做了一些努力改善了吗?

  夏娃:乒乓队这点,从协会,体育总局,政府对乒乓队,伙食不好,都出去餐馆吃,要保证他们的体力。

  主持人:后面也是一届多事之秋的感觉,因为碰到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日期更加了一下,对蔡振华总教练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他说很不希望改赛制。

  夏娃:当时最难的不是老蔡而是国际乒联,刚才我得来时候翻了一下杂志,当时我写了一个东西,国际乒联主席飞到南斯拉夫的时候,二次和谈已经破裂了,战争是不可避免了。当时已经有说法是不是要改期,易地,3月25号应该抽签,但是轰炸一个开始了,那个时候我在中国体育报,每天和他们保持联系,轰炸以后抽签没抽成,国际乒联有史以来第一次电话会议,北京时间3月25号晚上七点钟,当时中国主席还是徐主任,萨拉拉在加拿大,还有其他人在不的国家,电话会议决定世乒赛是不是改期,或者是易地,以前是合在一起举办的,这次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分开,同时也是一个开始,46届是最后一次,也是一个契机,原来有这种声音,因为搞在一起负担太重,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是一个契机,就尝试了一下,从47届开始分开的。

  直播员: 主持人:实际上我们后来看分开比赛,对世乒赛是更有好处是吧?

  夏娃:我觉得有利有弊。

  宋斐:对,综合的是利大一点,唯一是一次比赛分成两次办,主办国多了,这也符合国际乒联的原则,推动会员国的热情,以前一次比赛就是放在亚洲或者欧洲,现在可以放在两个洲,对于比赛的推广很有利。另外对比赛也很有利,以前比赛要接近20天,这个无论对主办方,对记者,对运动员都是一个考验。相对弊的方面就是赛事的连贯性不强,再一个就是和其他的大赛有冲突。

  主持人: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很高兴,每天都有世乒赛可以看了。

  夏娃:对球迷还说是很好的事情。

  宋斐:对记者还说也很好,压力小多了。

  夏娃:后来47届,大阪那次应该是最后一次合在一起的。

  宋斐:46届。

  主持人:那一届提起来最深刻的就是刘国正,挽救的七个赛点。

  夏娃:那个比赛我没有去现场,当时我在编辑部看,我是第一次看球看到腿软,不敢看,我最后到走廊里面走来走去,听他们的声音,听到他们欢呼,就知道又赢了一个球,有一个球打的时间特别长,没有动静,我觉得可能完了,最后他们欢呼。后来我跟刘国正也聊起过这场球,他不是有霸气的人,而且像这种情况一般人真是扛不下来的。他平时不是一个找客观原因的人,他这个人我们都特别喜欢,人特别好,但是后来他讲到那七个赛点的时候,他一旦出现失误的时候怎么办,他找客观原因,把包袱甩出去,就就放松了,不容易失误。

  主持人:宋斐呢?

  宋斐:当时我是大一,应该是在五一的时候的比赛,看的也是惊心动魄的,没有想到日后和国正走的这么近,现在关系很好,像朋友一样吃饭聊天的时候,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英雄的形象,这跟他的成长环境和性格是有关系的,他这个人的性格比较绵长,不是特别能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这个人办事比较有韧性,包括后来受伤,又恢复训练,这个考验应该对他是更大的,也看到他承受很多的痛苦。

  主持人:那个时候刘国正一战出名以后,大家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在单打上有更高的成绩,但是他好像不太顺利。

  直播员: 宋斐:这个东西只能分两方面,如果从运动员的特制来讲会多一点,比如运动员能排到第一的人,可能某些方面气质要不同的,国正的锋芒是要差一点的。

  夏娃:比如刚才说的那个改期易地的比赛对很多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当时采访刘国梁的时候,他表演能力非常强,脑子非常清楚,他说大家都希望和平,出现这种情况大家谁都不愿意见到,我们作为运动员要积极的调整心态,适应这个变化,最后他拿了冠军了,可以看出来这个运动员非常聪明,心态非常好,他是中国第一个大满贯,也是在1999年改期易地的世乒赛上成就的。

  主持人:差不多从那个时候可以看出来刘国梁是具有领袖气质的感觉。

  夏娃:领袖气质不光是在赛场上,包括在生活中他和孔令辉就是有老大的感觉,非常大方,讲话非常幽默,周围老有一圈子人。

  主持人:那届之后,每天都有一届世乒赛了,最近几届里面,你们两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夏娃:2003那届正好是非典的时候,办证件的时候,很多记者没有出去,我们办的比较早,去之前我们是有顾虑的,当时带了电话转接线,当时在一个旅馆里面是不需要这个东西的,但是我们怕运动员很忌讳,就在房间里面打电话,最后他们都没有,都是很友好的。那一届,还有一点深刻的就是太顺利了,我采访那么多世界比赛,五个单向从没有那么顺利的,最后出问题了,输给施拉格了。2004年是团体赛,对我个人来说那一届比较有意义在哪?我第一次扛像机,原来都是家用数码相机拍东西,因为做杂志需要图片,我也是2003年受刺激了,我拿了一个家用数码相机,我办了摄影记者证,他不让我进,说你这是家庭进的,我回来就买了一个好的,买了一个最好的,最先进的佳能的。到2004年的时候就扛着这个机器去了,没想到摄影记者不光是脑力,还有很多体力活,在卡塔尔的时候起床的时候浑身酸疼,因为我扛着机器,还要做文字,那一届对我是比较有难度的,那个时候我也40了,是比较有挑战的。

  直播员: 主持人:我们再说说这届,我们上一届是五个单向都拿到了,在上海的时候,这届两位预测一下我们能拿几块,还有可能包揽吗?

  夏娃:包揽这种可能性,我觉得最近10多年来是一直都存在这种可能的,而且是有很大的可能,但是你说有多大把握呢?

  宋斐:我觉得可能不能以百分比衡量,只是说有可能,因为中国队的实力有,而且现在世界乒坛是呈现分化的趋势,对抗的力量没有形成,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从老百姓的心理接受来讲,对中国乒乓球队来说,世乒赛最多能容忍丢一块金牌。

  夏娃:老百姓真是这样想吗?

  主持人:我就是这样想的,如果说有一块能丢的话,你们觉得哪一块最可能,危险性最大?

  宋斐:看以往的比赛,总结以往的比赛,男单、男双的对手比较强一点,混双上中国是压倒式的优势的,女单实力也比较强,只要中国自己不出问题就好了,女双的问题也不大,我们也去看他们训练的情况,磨合也很好。男难一向都是,在中国最强项的地方,中国都有对手,中国最低迷的时候也有可能拿冠军,其实对于男单来说就是几强相遇勇者胜。男双其实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觉得读者如果感兴趣可以借鉴一下我们杂志第六期有一个风风雨雨伊朗杯,就是做的这个,就是男双的主线和历史是很清楚的。男双因为奥运会前,大家在适应新的赛制,双打都在调整。

  夏娃:还有每期我们有刘国梁的专栏,在第六期专栏里面他提到很关键的,因为双打变成团体了,中国队一个是在适配新的搭档,还有一个比重,就是训练的比重,因为单打占的比例大,就多挪了一点,所以给对手的机会多了一点。另外,我觉得这两个项目,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是在于对手,像波尔虽然没有拿过世界冠军,但是他实力在那,他如果发挥好的话,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这种不确定因素在对方那。另外一个,我们的队员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关键是心理怎么调节,因为这次比赛不单纯是一个比赛拿不难冠军的问题,有很多运动员想我这次打得好,我明年参加奥运会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所以他的压力会更大。这一段我看刘国梁就是怎么调整运动员的心态,这是中国队能不能打好的很关键的问题。

  直播员: 主持人:对于排在前面的老队员是这样的压力状态,对于新人,我们这次上了九个新人,对于这些新人来说,有没有可能心态更不一样,有没有可能出现黑马的情况?

  夏娃:应该有点可能。

  宋斐:最近的十年比赛,每一届中国都有黑马,46届是刘国正,47届是邱贻可,48届是郭炎,这一届也会有,如果关注的话,就是马龙,他的球非常有灵气,女队方面就是上海的姚彦,他会成为另外一个大的亮点,另外李小霞也会值得关注。

  主持人:好像刘国梁对马龙评价很大,他说是2007年最大的惊喜。

  夏娃:他去年已经参加了不莱梅比赛了,那个时候对他就是一个肯定,他话也不多,我们采访很难,他不是不配合你,好像不咱们露。

  宋斐: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你问两句,他也回答一句,感觉他是城府很深的。

  直播员: 夏娃:他好像城府很深。

  宋斐:他的智商很高。

  夏娃:在厦门比赛的时候我也去的,刘国梁也专门提到他对全队的带动作用,他好像憋着劲,要奔着明天奥运会去,对全队也是一个鼓舞。

  主持人:两位位也要马上去克罗地亚了,我们也会在杂志上看到世乒赛的报道,我们就说说我们的杂志,我们最近杂志的封面越来越时尚了。

  宋斐:正经的封面做调整是2005年开始,大家的思考,包括编辑的思路也发生了变化。

  主持人:我们看看。

  夏娃:这是2004年的。

  主持人:这是比较传统的。

  夏娃:这是我们比较得意的一期,这是去年做的,叫做一蓝子鸡蛋,这是一个专题,把乒坛十年做了一个总结和回顾。这是布莱梅之前,这是用字母,中文和英文拼成了一个削球手形象。这是一个俱乐部的,因为福原爱的进入,对中国乒乓球联赛推动是很大的。这是孔令辉。

  宋斐:是《乒乓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为一个运动员做的专集。

  夏娃:最是最下的一期,张怡宁拍的比较时尚,因为我们的定位是与时俱进,从运动员本身,我们也想展示,因为他们生活当中也都是非常时尚的,健康的,我们想把他们生活一面展示出来,和赛场上表现很大的反差,他们自己也非常喜欢,我们拍这种封面的时候,他们都非常乐意。几乎所有的人,就像王皓,这是大冬天拍的,我们让他光着膀子,还要喷凉水,大概拍了三个小时。我们这里最得意的一个是这个,就是他的背上,把他的成绩写上。

  宋斐:都是他最近几年获得第二名的成绩。

  夏娃:怎么从老二变成冠军的。

  直播员: 主持人:我们球员除了拍我们的封面,还有没有这种时尚的拍摄?

  夏娃:应该有,但是比较少,我觉得上一张打球的无所谓,因为他们也希望像球迷展示他们自己生活中很时尚的一面。所以,都挺配合的,也都挺高兴的。

  主持人:他们会不会对这几个造型,当天的服装和造型有自己的意见?

  宋斐:我举个例子,一般概念中男孩子的衣服不会很多,但是我们拍封面的时候,到我们这来的主角,不管是王皓还是王励勤,他们都会带二三套衣服来,像其他的女队员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我们拍的时间很长,希望给读者展示他们最美丽的一面。

  夏娃:有的时候他们拍完了以后,一般封面会做五六个版本,他们有时候自己出注意,有时候说我觉得这个好,有些我们采纳,有些我们要从市场的角度,读者的角度最后选定一个,他们会参与的。

  主持人:我还听说张怡宁这期,他评价哪一帐照片腰不够细怎么样。

  夏娃:这张照片腰已经非常细了,他说你能不能让美编修一修。

  宋斐:实际上他是一尺五一尺六的腰,非常细了。

  夏娃:你看多时髦,他的镜头感特别好。

  主持人:他们平常会不会这样。

  夏娃:他们很少化妆,没有这个机会,出席一些典礼的时候。

  主持人:他们教练对这个是什么看法?

  夏娃:教练很支持,因为有时候我们万不得已的情况,我们不会占用他们的训练时间,有的时候运动员跑来跑去很忙,我们约了化妆师,时间调配不开的时候,我们会跟教练请假,他们是很支持的。

  主持人:我们教练有没有这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夏娃:我们上过施治浩的。

  宋斐:也上过刘国梁和他妻子的。

  直播员: 主持人:我们这种风格改变以后,销量有没有变化?

  夏娃:当然了,因为年轻人比较喜欢这种,这是中国唯一一本乒乓球的杂志,我们希望涵盖所有的人,希望所有人在里面都可以找到喜欢的东西,我们的理念就是时尚,一个是读者的需要,另外运动员也希望把他们的时尚展现出来。另外就是实用,学打球的人学一些机会,我们的国家队的教练是有专栏的,写一些文章。还有一个就是实惠,从性价比上,我希望读者拿到以后,觉得能看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明年奥运会应该又是一个重头戏,作为主编,您对明年的奥运会报道有没有一些计划或者设想?

  夏娃:我们从年初就开始了,策划明年奥运会,我们也要改版,《乒乓世界》也要上一个台阶。采访上我估计到时候记者证是非常难的,但是我想因为我们是有一个官方的身份,我们首先是体育报业总社,也是中国乒协主办的,乒乓球又是重点的夺金的项目,总会有一两张记者证去采访。2005年的时候我们是盛况空前,因为我们给上海世乒赛做了一个今年注册,我们当时有七个记者证,我们当时去了九个人,包括拿其他证件的,我们所有人都去采访了,我们驻外的,从德国,从日本都回来了,去报道。奥运会是不可能了,因为是一个综合项目。除了现场以外,我们其他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介入,不同的分工,因为是一个团队,他说我们《乒乓世界》从乒乓队,近水楼台,受到耳濡目染的就是团队精神,那一届我们配合的非常好,奥运会也是一样。

  主持人:是不是乒乓球队成绩越好,我们的杂志受欢迎程度也会越好。

  夏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还是要我们自己做的好。

  主持人:感谢两位给我们分享这么多的世乒赛故事,我们一是预祝这次中国乒乓球队可以拿到好成绩,另外一个是预祝两位工作顺利,希望以后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报道,我们等待这次世乒赛《乒乓世界》给我们呈现更好的报道。

  夏娃:谢谢。

  宋斐:谢谢。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