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王皓:最遗憾还是奥运 带樊振东也是国乒一种传承

2019-10-7 12:05|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377| 评论: 0 |来自: 新浪体育

放大 缩小
简介:王皓  王皓,18次获得世界冠军,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人物。他与王励勤、马琳共同开创了“二王一马”的辉煌时代,现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  王皓的乒乓之路起源于一只挂在天花板上的乒乓球。  18个世界冠军,3届 ...

王皓

  王皓,18次获得世界冠军,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人物。他与王励勤、马琳共同开创了“二王一马”的辉煌时代,现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


  王皓的乒乓之路起源于一只挂在天花板上的乒乓球。


  18个世界冠军,3届奥运会银牌……王皓的乒乓生涯,有着年少成名、独步天下的风光,有着“失之交臂”的无奈,更有着“乒坛常青”的坚韧。


  转型成功,他的弟子成了世界第一。那只挂在天花板上的乒乓球还在盘旋,而无论当教练还是做父亲,王皓的乒乓实力都在这小小的白球之间,进行传承……


  遗憾奥运


  帅气的外形、沉稳的个性,即使在明星如林的中国乒乓球队,王皓依然是颇受关注的那一个。王皓的整个职业生涯,曾获得18个世界冠军,但最遗憾的还是奥运。


  年少成名,早在1999年,16岁的王皓就代表八一队参加了首届世俱赛,和刘国梁、马琳合作夺得团体冠军。在王皓俊朗的外表被人所识的同时,他那别具一格的直拍横打也引起国外乒坛的广泛关注。2002年和2003年,不满20岁的王皓开始跻身世界乒坛主流竞争。当时,他和波尔、庄智渊被认为是未来世界乒坛最具潜力的三大新星。


  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度成为与王皓纠缠不清的话题。当他在距离奥运冠军最近的地方输给了韩国人后的两年内,王皓陷入了怪圈:总能进决赛,可总是拿不了冠军。“就差一点儿”的经历,恐怕谁也没有王皓体会深。

  四年一晃而过,在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中,已经获得一个世界杯冠军的王皓,以国乒绝对主力、世界第一的身份再登赛场。可惜,这次笑到最后的依旧不是他。痛失职业生涯最重要一冠,少帅刘国梁安慰弟子:“2012年伦敦再把这个金牌夺回来。”


  但现实,却依然残酷。2012年伦敦奥运会,“三朝元老”王皓果然又站上了那个决赛的舞台,但这一次,金牌依然不属于他。


  八年,三届奥运,王皓是极具实力的,因此才能在人才辈出的中国乒乓球队里连连获得奥运单打名额;王皓也是少了点运气的,才会遗憾地接连错过冠军。2012年的伦敦,临别奥运男单赛场,王皓行了个军礼。那一刻,观众给予他的掌声经久不息,热烈程度甚至超过送给冠军张继科的。王皓说长这么大,三届奥运已经占据了自己生命一小半的时间。“不管如何,这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今再回首,王皓不再执着自怨自艾。他说,自己最满意的是第三次奥运,打完之后感觉很释然、很坦然。“有一种终于完成历史使命的感觉。”也正是在2012年的伦敦,他才开始真正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他说,自己很自豪,能有这样三次的奥运经历。自己的故事也能告诉之后的队员,球队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也是从年轻到成熟,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过来。“不断去挑战,不断去承受,这是我想教给年轻队员们的。”


  一个队伍里,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冠军。王皓的可贵,恰恰在于一次次迎难而上的坚持。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在他的身上,中国国乒坚韧的内涵展露无遗。


  独特存在


  王皓在1983年12月1日出生于吉林长春,王皓的父亲王忠全是个铁杆球迷,从小就爱打球。7岁时,王皓和爸爸在电视上看到长春市少年宫招收少儿乒乓球学员,教练正是王皓的父亲当年的乒乓球老师刘宏祺,爸爸马上就带着儿子来找刘教练。刘教练见他的素质不错,就把他留下了。


  当时正是横拍打法盛行的时代,“直拍横打”这种说法还没有流行,大家都管直板反面也能进攻的打法叫“AB面”。另辟蹊径,刘教练为王皓选择了这种“AB面”打法。虽然也想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大家发现王皓在比赛中不但不吃亏,还能占到不少便宜,于是就坚持了下来。


  与红双喜的缘分,开始于2005年的世乒赛。王皓还记得,自己拿到第一块红双喜球板时,“那种感觉就像‘一见钟情’一般”。


  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乒联开始宣布“禁胶令”,规定在正式比赛中禁止使用有机胶水粘胶皮,一个崭新的“无机时代”到来了。


  每一次改革对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每次改革他们都必须更新自己的武器,同一款球拍、同一款胶皮,不同的品控都会对他们的状态造成重要影响。有机改无机,影响最大的运动员是马琳、柳承敏这种经常靠正手一板过的爆冲型选手。但无机胶水对王皓这种两面实力均衡的人来说影响却不大。


  对于球拍,王皓是个念旧的人,将所有用过的旧球拍都保存得好好的。他说,球板就像是高手手中契合的武器,“时间长了,似乎球拍也能读懂对力量、控球能力的要求”。也因此,王皓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中,器材改变幅度是很小的,一直是坚持以五层纯木为中心,正手国产黏性套胶,反手涩性外套配置。最令王皓感触深刻的是红双喜研发团队对于球员点滴需求的“有求必应”,“他们会细致地调节,直到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王皓是中国乒乓球军团中的一个特别存在,在一个横拍为主流的乒乓时代,王皓的直拍横打、直拍横拉技术,为乒乓注入新生和活力。


  王皓的独特打法以及傲人战绩,也让他手中的乒乓球拍成为不少钟情直板技术的球迷的不二选择。在红双喜的销售榜上,曾经为王皓度身研发的“天极”直到现在依然是当家爆款。


  转型从转形开始


  八一队是王皓乒乓梦正式起航的起点。八一队,也是王皓乒乓情转变的转折点。2016年,退役仅一年多之后,王皓在八一队担任教练的首个赛季,就带领球队创造辉煌,时隔15年再次站在了乒超联赛的最高领奖台之上。


  在王皓心目中,当教练是自己乒乓梦的延续,也是对乒乓球运动的一种回馈。“不管失败还是胜利,我都想把我这些年的经历和年轻选手分享。”始终坚持学习,在他看来,运动员转型教练之后,过去的成绩都已过去,“需要学习的很多”。


  帅气的外表,曾经让王皓成为中国男乒第一偶像。但对美食的偏爱,又让他忽胖忽瘦。运动员时候的王皓是国乒出了名的“胖球君”,2009年连拿世乒赛和全运会男单冠军后,他一度胖到了举国皆知的地步,当时许多网友对他身体的发福提出了批评,认为一个职业运动员不能合理控制体重是缺乏自律的表现。主帅刘国梁甚至曾采用了激将法,将网上那些批评王皓身材的评论打印出来交给王皓,让他自己当着全队人的面念出来。在教练的鞭策下,王皓开始不断激励自己减肥,终于在伦敦奥运前成功减掉了17斤体重。


  退役后的王皓体重一度又反弹了不少。不过,自从回归国家队成为樊振东的主管教练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采访时的王皓早已没了照片里的“宽松”体态,精干的模样一如巅峰时期。怒减30斤,谈起自己的减肥过程,王皓感慨,自己这也是形象管理。事实上,在王皓的影响下,现在的“小胖”樊振东也变得身材苗条,早已“名不副实”。

  如师亦如友,在与樊振东的相处中,王皓更喜欢作为一名兄长去引领其进步,“他遇到的困难我大都经历过,每个时期的瓶颈我也熟悉。”也因此,王皓总能更快、更合理、更速效地帮助樊振东找到提高方法。“这也是国乒的一种传承。”


  传承,不仅仅是在国家队,更存在于家庭血脉的相连。


  在王皓家,曾经有一块他专属的练球场——半封闭阳台顶上,用绳悬挂着垂下一颗乒乓球。这是父亲亲手制作的训练器。曾经,小小的王皓就这么对着这颗球一次次练习抽球、击打。如今,这块专属练球场已经有了新的主人:王皓的大儿子海苔已成为爷爷的新徒弟,开始接受王皓爸爸的“魔鬼训练”。


  谈起两个儿子,王皓的眼中泛起柔情,缓慢下来的语调里,有着隐藏不住的自豪。他说,或许是遗传了自家的乒乓基因,从小,儿子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乒乓房。才刚学会坐的时候,就被老爸抱到了球桌上,拿起乒乓球拍。


  如今,海苔已进入业余体校学习,每周都要进行两次专业训练。不用带队外出的日子里,王皓也会亲自上阵指导儿子技术。“除了乒乓,滑雪、高尔夫儿子也很擅长。”而且在王皓的坚持之下,海苔未来也计划改成直拍。“守着这样的条件,当然要有传承。”王皓如是说。


  本文选自《小球大乾坤》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