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最近向媒体透露,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北京三里屯投资开办一家酒吧,目的不仅因为对中国怀有特殊情感,更重要的是,尽管本届奥运功亏一篑,壮志未酬,但他并不打算就此隐退,而要利用中国浓厚的乒乓氛围激励自己,继续备战2008年奥运会。
坦率地说,当今世界乒坛,尤其男子单打项目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表明,这项运动的“弄潮儿”和“终结者”当属那些技术和体能兼备的年轻人。从瓦尔德内尔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看,尽管经过了4年的卧薪尝胆,尽管仍有充沛的体能作保障,但是因为技术创新不够,打法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整体实力与柳承敏、王皓这些世界顶尖选手之间还存在差距。不过,作为一名年届不惑的老将,能够参加这种高强度对抗的奥运竞技项目,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在与一帮20来岁正值当打之年的风华少年的激烈角逐中,能够冲出重围,跻身四强,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瓦尔德内尔的乒乓生涯和征战经历,无疑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瓦尔德内尔现象”。对他鲜活的运动生命和过往的辉煌战绩,许多人钦佩之余也不免深感疑惑。在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练指导和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机制约束的情况下,这个游走于世界乒坛的“超级自由人”,是如何保持如此良好的体能状态和竞技水平的?严格的自我要求和强烈的进取意识固然重要,严谨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亦不可少,但是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在于这位老将拥有一颗不老的雄心,一个不灭的信念,一股不屈的勇气和一种不倒的精神。虽然也非常渴望多拿金牌,但是了解瓦尔德内尔的人们都清楚,对于这种渴望,他总是视为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苛求,一种抱负而不是一种包袱,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折磨,因而既注重结果,更看重过程。 当然,瓦尔德内尔长期以来的“潇洒”所形成的今天的这种“境界”有着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并非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做到。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对于体育理念和机制这些客观的东西,或许因为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对于运动员尤其那些过了传统意义上黄金年龄的运动员来说,能否保持心态,坚定信念,自强不息,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努力,只要坚持,终会超越自己,再现辉煌。纵观当今体坛,“老”有所为、“老”当益壮者并非凤毛麟角。霍尔金娜、涅莫夫、江永华、王义夫等一大批奥运数朝元老,每次参赛,从心理到生理几乎都要经受一次考验,完成一次突破,实现一次飞跃。他们的搏击人生和竞技实践已然昭示,生理有极限,精神无止境;运动有极限,拼搏无止境。正所谓“心若在,梦就在”,这是对“老树常青”现象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昙花一现”现象的有益启示。(方更生)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
2025年上海宇枰斯帝卡乒乓球青少年男女混合单打比赛规程一、基本信息1. 主办单位:上海宇枰萌芽[详细]
2025年上海宇枰斯帝卡乒乓球团体赛圆满结束2025年上海宇枰斯帝卡乒乓球团体赛比赛于2025年2月1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