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乒乓世家:华裔青年不打篮球爱乒乓

2008-8-28 12:09|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2912| 评论: 0 |来自: 娱乐网

放大 缩小
简介:     片名:Ping Pong Playa     译名:乒乓世家     导演:虞琳敏 Jes

    片名:Ping Pong Playa

    译名:乒乓世家

    导演:虞琳敏 Jessica Yu

    主演:蔡培 Jimmy Tsai

    罗杰·范 Roger Fan

    谢莉·玛丽 Shelley Malil

    亚当·波布柔 Adam Bobrow

    类型:体育/喜剧

    上映日期:2008年9月5日(美国)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C-Dub乃是传说中的“香蕉人”。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他,虽然长着一副华人的模样,内心却已“全盘西化”。在他身上找不到传统华裔勤勉奋进、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没有工作,有的只是自己有朝一日成为NBA篮球明星的美梦。面对这位整天晃晃悠悠的王家二公子(暂且叫他“王小二”吧),他的父母——来自中国的两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忧心忡忡。他们渴望二儿子能像大儿子一样继承自己热爱的乒乓球事业,可是 “王小二”眼里放得下大球却塞不进小球,他对乒乓球毫无兴趣,夫妻二人只能怒其不争了。

    一天,王小二骑着儿童电动车招摇过市,恰巧被驾车回家的母亲和哥哥撞见。由于过于吃惊地盯着弟弟,大哥一不留神就出了交通意外,结果母子二人都受伤住进了医院。谁来打理乒乓球用品小店?谁来替母亲继续在培训班教课?这个责任只能由王小二承担。当拿起乒乓球拍时,这个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拥有完全篮球天赋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身上真正有的是打乒乓球的基因。乒乓球训练班上,他当着全体学员面,一边幻想扣篮,一边左抽右挡,胸膛中跳动的是心脏吗?分明就是个乒乓球么!

    正当王小二对乒乓球兴趣渐浓时,生意上的威胁以更快的速度来到这个家庭面前,原来几个英国人正准备利用王家母子疗伤的时间,抢夺王家乒乓球培训班的生源。为了家庭的生计与声望,王小二鼓起了斗争的勇气,要在乒乓球场上与对手一决高下。而父亲则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紧身冠军短裤,王小二的少数族裔朋友们更组织起强大的啦啦队……

    看吧,昔日懒虫王小二,将化身为今天的民族英雄“王二小”!

    影片幕后

    在今年第31届亚美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华裔女导演虞琳敏(Jessica Yu)的作品《乒乓世家》首次亮相,该片围绕乒乓球运动,描述了一个华人移民家庭内的代际冲突和浓浓亲情,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完全超乎一般观众想象的华人生活和工作状态”。

    从母亲的家庭计算,虞琳敏算是第五代华裔,而她的父亲则是在上一代从上海移民来美。她本人在纽约出生,但从小父母就带她搬去了加州,她后来毕业于耶鲁大学,曾经是一位笑傲全美的击剑高手。虞琳敏从大学毕业后,去好莱坞做了一些基本的剧务跑龙套工作,然后尝试拍摄自己的电影。而她首先是从纪录片起步的,或许出于女性的细腻,她的影片常常能以更细致的视角观察人性。1997年,她创作的作品——一部描述重度残疾诗人奥布赖特生平的纪录片《铁肺人生》(Breathing Lessons: The Life and Work of Mark O'Brien)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她也成为第一个夺取该奖项的华裔导演。她的代表作品还有《不真实的国度》(In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主角》(Protagonist)等。本次,她与Cherry Sky电影制作公司的会计蔡培恩共同创作本片,也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片的主演和编剧蔡培恩也是够传奇的了。尽管在好莱坞经常出现一人独力承担导演、编剧、演戏、制作、剪辑等工作的多面手,但像他这样还兼着会计的确实不多见。蔡培恩出生于一个台湾移民的家庭,在南方休斯顿长大,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商业管理专业。他曾经创作过一些喜剧广告片,2005年,他创作出“非模范少数族裔”C-dub的人物形象,引起虞琳敏的注意,并在导演的鼓励下,亲自出演了这位慵懒散漫的“C-dub”。为了应付片中的打球镜头,他特意练习了半年多乒乓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片中他挥拍的动作也真是有模有样。

    影片简评

    《乒乓世家》带着浓厚的“华人”情结:影片由华裔导演虞琳敏执导(她已是在美国成长的第五代移民,不会说中文),由一位华人主演和创作(蔡培恩来自台湾,成长于休斯顿),反映的是从大陆移民到美国的乒乓球国手的家庭生活……奇怪的组合注定本片与众不同,也与我们的想象大不相同。这里,难以揣测普通美国人和美国华裔的观影感受,但于我个人而言,对待王氏家族在美国生活的怀疑和好奇已超越了影片喜剧元素的搞笑作用,我一直在问: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吗?好在喜剧电影对于真实性的要求是很低的,或许导演和编剧就是希望通过夸张来制造“笑点”呢。

    本片用“篮球”与“乒乓球”代表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而它也真正借上了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奥运会上,美国篮球“梦八队”的完美表现与中国乒乓球队的超完美表现再次突出了这种象征意义。而华裔青年热爱篮球、却最终从乒乓球获得成功的故事则像是一个有趣的隐喻,表现华人奋斗该选择与西方人不同的路径。

    预告片中精选的笑料“美国医生苦学‘王’字发音”和“C-dub篮球场大战美国少年儿童”实在不敢恭维,或许这也代表了本片不高的搞笑水平和审美情趣。两个人针对“王”字的读音,如两只小狗“wang,wang……”的叫,有意思么!一个成熟的华人青年,在篮球场欺负一群矮两头的孩子,还自我陶醉,不丢人么!据说,本片还有一个情节,父亲面对英国运动员,大骂“英国人还说乒乓球是他们发明的”,自己在罗列了“四大发明”后又加上了乒乓球。是对“愚昧自大”的褒扬还是本片根本就混淆了美与丑的标准?

    想起英国市长在北京奥运闭幕当天在英国大使馆的讲话:“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乒乓球运动是我们在餐桌上发明的……我们创造了现代的很多体育项目,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将是现代体育运动的回归……”汗颜啊!这部片子是华裔导演拍的,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如果是大陆导演拍的,他就比足协主席还可恨了。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