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的日本球手,肩负着未来10年扛鼎中国的使命。他们背后,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 文 石晓娟 如果你要用英文提问, 那去找我的搭档松平健太吧, 他英语好。 中文的话就问我吧,我会讲一点中文。这是2007年4月27日,14岁的石川佳纯在日本乒乓球队誓师大会上说的。石川佳纯当时站在大姐大福原爱的身边,高喊“我要战胜更强的对手。”两年后,她取代福原爱,站在了横滨世乒乓赛日本女队一姐的位置。而她和松平健太,在横滨刮起的青春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只要音乐在横滨体育馆响起,就意味着东道主选手又赢了。5月2日,18岁的高中生松平健太险些在八分之一决赛让音乐再次响起。 或许对中国的大包大揽失去了兴致,当天除了中国记者,大批外国记者都跟随现场的日本观众大喊着“KENTA”(松平健太之名)。在北京奥运会时还只能怀着崇敬之情关注马琳夺冠的KENTA,发现颠覆偶像只有一丁点的距离。 确切地说,只差7分。 前6局3比3,决胜局4比1,胜利在望。但随后,经验和机遇,让他以9比11输掉比赛。虽然输掉了比赛,但他像战士一样离开。 特别是他淘汰世界排名第12的韩国选手吴尚垠和世界排名第30位的奥地利球员卡尔多斯,足以弥补他和福原爱在混双比赛中的窝囊表现。 但他拒绝强调输给马琳的客观情况,比如右手腕下那道至少十五公分的伤疤。在体育馆内,他向我展示那道伤疤,一道乌黑的细线,已经紧密地和身体缝合。 “手术要是有个闪失,或术后恢复不够理想,我可能无缘这场经典比赛了,” 松平健太至今还有些后怕。 他指的是2007年亚洲锦标赛前集训中的那次受伤。因为训练中的剧烈痛疼,他来到医院,诊断结果是:软骨突出。当时医生存在两种意见:保守治疗,或者动手术将软骨切掉一点甚至下移一点。松平健太选择了后者。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承担风险,包括放弃2008年初的全日本选手权和4月的广州世乒赛团体赛等。 当日本男队在广州获得阔别八年的团体奖牌、松平健太所在的青森山田高校队几乎倾队前往羊城观战时,松平健太选择了一个人留在学校独自疗伤。 这个时候他没有闲着。平常不太爱训练的他,这次申请日本国家训练中心的体能教练为自己制定了体能训练的菜单。 这三个月的特训效果很明显。与马琳的艰苦的七局拉锯战,松平健太的下蹲发球,需要进行近百个的腿部屈伸动作,以及随后的快速衔接全台奔跑步伐。 他顶住了。 90后的松平健太出生在一个以经营乒乓球器材为生的家庭,两个哥哥都是球手。(二哥松平贤二也出现在本次世乒赛名单中,只不过在男单第二轮输给了王励勤。)在这种背景下,松平健太选择乒乓球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但由于父亲松平清志的严厉态度,他经常在训练时迟到。当然,他也有合适的借口:每天放学后,他还需要学毛笔字;他还需要去一个日本很多小孩子都去的“公文式”私塾班。 这样,他每天留给乒乓球的时间,只有可怜的一小时甚至三十分钟左右。 中学一年级的夏天,松平健太随同二哥贤二一起从家乡石川县转学到了青森山田。此后两年,他不仅获得了全日本中学生比赛冠军,还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进入全日本男子单打成年组的前十六名;2006年12月,他甚至获得世界青少年单打冠军,这是日本选手久违了27年的世界级赛事金牌。 在分析他的进步原因时,青森学院的总教练吉田安夫强调了他性格的转变。“刚到青森,他在一次集训中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敢于当众大声宣布:我要加油,争取成世界第一!” 而在父亲松平清志看来,“小三健太比较自我,但这或许是他在乒乓球方面提高较快的原因。”他的特立独行在与马琳的比赛中曾出现过,当时他违背教练的指示,拒绝下场暂停调整。 当然,这种场上的自我并不是蛮干的代名词。两年前的萨格勒布世乒赛上,16岁的他用下蹲发球将捷克名将科贝尔整到暴跳发怒。但在随后的日本公开赛上,科贝尔复仇成功。他开始在发球中多运用一些变化。 不过,这个享受比赛,在赛场上有些自我的青年,在赛场外却判若两人:领奖、接受采访时紧张得不得了;跟熟悉的人一起时话很多,但不会主动跟不熟悉的人搭话。遇到明显还很不熟悉的记者的主动搭话,他稚嫩的脸上泛起红潮,十分小声和简短地回答。当然,他也在尽量延长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 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能拿到世界冠军?五年以后吧! 但四年后马上就是伦敦奥运会,你的目标是什么?冠军! 看来你的奥运冠军要比世界冠军先拿了? 好像是! 和松平健太一样,石川佳纯也是出生乒乓世家,而乒乓球也并非她童年的唯一爱好。至少在学习科目上,她还列出了游泳、钢琴、芭蕾等项目。 但历史,就是在这种有些阴差阳错中出现。当左手握横拍的石川佳纯第一次现身全日本赛场时,人们为这个戴着眼镜、满场飞奔、大喊大叫的小学生惊呆了。 人们开始将她和那个三岁出名、连续七年获得日本小学生比赛冠军的福原爱相提并论。但由于两人形象气质上相去甚远,人们认为她取代福原爱尚待时日。 但进入中学后,摘掉眼镜的石川佳纯开始以清纯的形象挑战福原爱的偶像地位。而在赛场上,她也频繁冲击福原爱一姐的地位。最标志性的事情发生在2007年,14岁的她创造了两项日本的纪录:她是成绩进入日本前四名最年轻的选手(福原爱止步八强);她是日本乒乓球队有史以来参加世乒赛最年轻的球员。(2003年参加巴黎世乒赛时刚出道的福原爱大她4个月。) 日本媒体常常会追问:这两个纪录,已经超过福原爱了,你感觉如何?对此,石川佳纯十分淡然地回答:对这类问题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而且也不太在意。因为目前的自己,还不能跟福原爱相提并论。她还透露,其实自己在赛场上最怕输的是妹妹,而非福原爱。而在比赛作风上,与福原爱的激情四射相比,石川佳纯则平稳一些。 “她最大特点是柔软,善于察言观色,在比赛中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赛场气氛和对手心理。”石川佳纯的教练大岛雅盛介绍。大岛雅盛认为她的缺点是粗心大意,特别是每次外出比赛必掉东西。但石川佳纯觉得,或许正因为自己这个性格,才导致心理素质好,“落后时也不会着急。” 尽管性格迥异,生活中石川佳纯和福原爱却是很要好的朋友,世乒赛期间这对小姐妹每天都背着可爱的书包开心地从酒店漫步到比赛馆。每逢石川佳纯比赛时,福原爱都会在看台上为她鼓掌加油。不过福一代要取代福二代,有很长的路要走。2008年广州世乒赛团体赛中,赛前状态并不太好的福原爱助日本力克韩国,晋级四强。 半决赛日本对阵新加坡,日本女队总教练近藤钦司启用石川佳纯,其依据是石川佳纯曾经在国际乒联的公开赛上战胜过新加坡的王越古。但比赛中,王越古没有给她任何的机会。随后一年,石川佳纯的世界排名在100前后徘徊,北京奥运会的三名日本代表当中毫无争议地有福原爱,而属于石川的奥运之旅,则被推迟了四年。 时光进入2009年,在日本最重要的国内赛事的女单八进四时,她和福原爱再次交手。一场玉女派掌门交锋,以福原爱最终获胜告结。“石川佳纯的进步太慢了”开始有这种议论出现。 但横滨世乒赛后,这种声音绝迹。 在64进32的比赛中力克中国香港名将帖亚娜后,她又战胜同胞福冈春菜。 再随后,她在女单1/8决赛战胜新加坡选手于梦雨闯入八强,追平了福原爱在世乒赛女单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这几天,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这个16岁的女孩子,她赢球的画面在各大频道不停地滚动播出;报纸上,石川的泪水、石川的欢笑,甚至她的鞠躬、挥手都被 相机捕捉下来,成为每天头条;每天,只要有石川比赛,观众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她助威,石川一出场,欢呼夹杂着充气棒的“嘭嘭”声便响彻全场。 大岛雅盛说:“石川有技术、有实力,但谁也没有想到她会走得这么远,真是了不起。如果她能像张怡宁那么全面,未来夺取冠军并不是梦想。” 在与张怡宁的比赛中,她依靠发球和主动进攻拿下了第二局,让张怡宁自世乒赛开赛一局未负的记录作古。 “我平时会看她的比赛录像,并且我会模仿她的技术动作。”她说,“整个比赛我觉得根本没有机会赢球,赢了一局后原本希望能够赢第二局,但是发现这越来越难了。”巧合的是,2003年世乒赛,福原爱也是在败给张怡宁之后成为日本女单一姐的。由于教练来自中国河北,石川佳纯之前一直在河北、上海和黑龙江训练,训练的时间大概2个月左右。 “我在中超电缆训练的时候,范瑛姐和姚彦姐对我都特好,经常带我吃鱼香茄子。我很喜欢。”她说。 在日本,人们习惯将那些年轻选手为小鬼。松平健太被称为比水谷更有才能的男小小鬼,石川佳纯则被列为赶超福原爱的女小小鬼。 两个人有着几分相似之处,喜欢打比赛、手感柔软、技术合理;不服输、不怯场,希望在众目关注的赛场中央,尽情地表现自我。天分、努力、环境、机遇,他俩都具备。 他们欠缺的,只有一个世界头衔。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