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中国女乒在王楠退役后,张怡宁、郭跃、李晓霞三大主力的局面刚刚形成,但北京奥运会后随着刘诗雯、丁宁的异军突起,这一格局变得不稳固起来。特别是进入2009年,广东90后小将刘诗雯表现抢眼,世乒赛季军、亚洲杯亚军、中国公开赛冠军,刘诗雯在逐一突破着自己,也用稳定的表现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即使目前威胁不到张怡宁和郭跃的位置,但女乒第三主力,却在向刘诗雯招手。“百花齐放”是施之皓的竞选纲领,可以预见刘诗雯和丁宁们的表现机会还很多,路就在自己脚下,“刘三姐”的头衔还需要自己去争取。 2009年注定是刘诗雯标志性的一年。1月,她在丹麦公开赛上拿到了自己首个巡回赛冠军;3月,她以两次大循环总排名第四的成绩跻身横滨世乒赛阵容;4月初,她在队内选拔赛中以第二的成绩成为世乒赛女单主力,成为广东女乒36年来世乒赛单打第一人;4月底的横滨世乒赛,刘诗雯在半决赛负于张怡宁,但已经确保一枚铜牌,再度创造了广东女乒的历史。 这似乎还不算尽头,回到国内赛场,刘诗雯连续转战全运会预赛、亚洲杯、乒超联赛、中国公开赛以及与世界联队的对抗赛,依然保持着极高的胜率。尤其在亚洲杯和中国公开赛决赛上两度与郭跃相遇,先输后赢,首次在决赛战胜郭跃,而且无可争议,堪称完美突破。 刘诗雯就像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蕾,带着积蓄多时的力量,刹那间就绽开了花瓣。这仅仅是个开端,3年后的伦敦奥运,或许才是小花真正盛放之时。 成功,从2006年开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强劲的爆发离不开深厚的积淀。刘诗雯今年的爆发,在广东省队主教练杨华杰看来就相当自然:“其实自2006年起,刘诗雯就一直在进步,而且越来越明显。在乒超联赛里,她在第一年(2005年)仅是13场5胜,但第二年就有了明显提升,还战胜了包括张怡宁、王楠、郭跃在内的高手。这两年的联赛,包括今年的联赛开始至今,她的胜率一直保持在前三,这说明她在进步的同时,稳定性也在逐步加强。在国家队里,除了对张怡宁还处在明显下风外,她与郭跃、李晓霞的水平几乎持平,只是她打的比赛相对少些,经验上犹有不足。”他说。 从2006年的第一个全国双打冠军起,刘诗雯就像即将扬帆出海的小船,一点点的鼓满自己的帆。 刘诗雯4岁的时候就在妈妈的熏陶下开始打球,7岁时就随着启蒙教练张晶清南下广州,进入伟伦体校,2002年顺利进入广东省队。前广东省乒乒球管理中心主任陈锦棠仍记得当时去伟伦挑选苗子的情景,“刘诗雯和木子当时都有机会进省队,但我们只有一个名额,我看刘诗雯做人打球都更踏实些,就把她选进了省队。”他回忆道。现在,刘诗雯的成绩证明,他当年并没有看错人。 在2003年城运会团体赛中,她接连战胜张莹莹、常晨晨,姜华珺等几名当时的国家队队员,2004年年初,到北京与国家队二队一起打大循环,名列第三,从此叩开了国家队的大门。到2006年底分到孔令辉组前,她在国家队的训练一直由时任国家队教练的乔红分管着。 刚进国家队,刘诗雯就在2004年的世青赛和亚锦赛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她获得了世青赛女单亚军,女双和混双冠军。随后在亚锦赛和郭跃配对双打,又获得了冠军。但是,她仍显得缺少自信,“有一段时间她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甚至连妈妈的话都听不进去了。当然优秀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主意,这我们都很理解,但她当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逃避的心态,那时候,她输了球只会躲在房间里哭,连发布会都不愿意去开。”杨华杰说,每次都是他一番教育后,才硬把刘诗雯拖到媒体面前的。 所幸,2006年全国锦标赛,刘诗雯收获了第一个全国冠军,尽管只是双打,她的自信因此提升不少。杨华杰说,自那时起,刘诗雯的心态逐渐变得开放,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她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慢慢成熟起来,无论球技还是心态。”他说。 2007年第一次腾飞 2007年,刘诗雯作为双打选手首次为国家队出征萨格勒布世乒赛,虽然只是八强止步,但上升的趋势不可阻挡。回到国内后,她接连获得了2007年城运会女团冠军,乒超女团第三,全国锦标赛混双冠军(配郝帅)以及女双亚军(配丁宁),以及最有分量的女单冠军,她的快速打法令人印象深刻,“小邓亚萍”的叫法也在这时开始流传。时任女队主教练的陆元盛这样说:“刘诗雯是我们看好的一名后起之秀,打球很有灵气,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 这一年,刘诗雯也开始接过广东女乒领军人物的大旗,胜率也首次进入了联赛前三名。2008年是奥运年,刘诗雯却受到肩伤困扰,实力也只够做替补。在国乒大包大揽的一年,刘诗雯却显得相对平淡,但仍然是稳中有升,这一年她只拿到了韩国公开赛女双冠军以及年全国锦标赛女单和女双的第三。 省队教练详解刘诗雯优劣 星期四下午,广东女乒结束乒超客场之旅回到二沙岛。刘诗雯更是疲惫,自横滨世锦赛之后,她就连续征战了全运预选赛、亚洲杯、中国公开赛和与世界联队的比赛,再加上联赛又在此时开打,很多时候,刘诗雯是直接从一个比赛地飞到另外一个比赛地,这次,她也是直接从上海飞到石家庄,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转动忙碌。 “她最近确实很累,”杨华杰说,“对河北队的时候,她说在对牛剑锋时,第一局怎么也集中不了精神,结果输掉了。幸好她的水平现在已经高于对手一个层次,后面很快就调整过来。后面第四局对陈晴时,一上来就打人一个9:0,第二局又打人一个7:0,可以说,她现在的状态其实还是很稳定。” 优势:快稳结合 虽然在国家队有孔令辉这名师父,但刘诗雯在很多时候仍然向广东省队主教练杨华杰求助。在国家队的时候,师徒两人就用电话交流通,无论刘诗雯是在日本、丹麦,还是在上海、苏州,赛后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杨华杰。 相比以前只会打快球,刘诗雯现在的打法越来越成熟。众所周知刘诗雯打球“吃脑”,非常依靠球路和落点的变化,但在套路不算多的时候,一旦被对手适应了球路就很容易被压制。杨华杰说,自从刘诗雯跟随孔令辉训练后,她的防守技术有了明显提高,正反手更加全面,来回球的次数从原来的3、4个增加到7、8个,中台的对峙能力也有了提高。技术的全面稳定,也是她战胜郭跃实现突破的主要原因。 刘诗雯在一个月内对郭跃先输后赢,杨华杰认为,区别就在于此前刘诗雯只会打快球,缺少变化,结果难以招架郭跃的正手强攻。而郭跃正手技术和中台对拉能力都比刘诗雯强,这次刘诗雯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取胜顺理成章。 在赢了郭跃后,刘诗雯对杨华杰说,这场比赛真的打得很辛苦。杨华杰说:“其实,郭跃比她更辛苦。因为她只能依靠正手狠攻,而你可以正反手两边调动对手,变化比她多,而且减少了跑动。再加上她加强了对节奏的把握,等于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郭跃的短处,赢球也是必然的。” 劣势:细节还需加强 杨华杰说,刘诗雯的打法全面,发挥得好,对手很难找到漏洞。他认为刘诗雯目前的稳定性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减少一些无谓失误,加强处理球和中台的对拉能力。 尤其是节奏和角度的把握,刘诗雯还欠缺火候。杨华杰说,这些都是非常细节的问题,但张怡宁就能做的非常完美。“高手过招,打到这个程度,胜负就是1、2分的区别,而这1、2分就是由这些细节决定,刘诗雯想要坐上主力的位置,接下来就必须加强这些东西。” 张怡宁并非不可战胜 北京奥运会后,国乒进入新的奥运周期。进入2009年以来,刘诗雯在和传统意义上的3大主力交锋中,显现出了自己的实力。李晓霞、郭跃都先后拿下,这种势头应该会为她在国家队赢得更多的空间。杨华杰则认为,刘诗雯或许不久就可以从张怡宁身上取得胜利。 杨华杰认为,张怡宁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张怡宁之所以无敌,是因为她的全面和稳定性高,无谓失误少。刘诗雯所需要提高的也正是这一方面,步减少无谓失误,再提高稳定性。”他表示,张怡宁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只是因为她的水平太高,不在同一水平的选手很难看出她的漏洞所在。“时间一长,漏洞总是会出现,刘诗雯在世锦赛的时候已经熬到第6盘,张怡宁的漏洞也慢慢露出来,但她的调整实在太好了,刘诗雯始终没能赢她。但随着刘诗雯水平的提高,击败张怡宁也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杨华杰认为刘诗雯的套路变化还是不如张怡宁,“张怡宁是个特别灵活的选手,别人可能只有3个套路,她能够变出4种,这就让对手算都算不到。刘诗雯想要击败张怡宁,套路方面还需要增加。” 刘诗雯简介 性别:女 生日:1991.04.12 身高:160cm 项目:乒乓球 主要成绩: ●2002年 全国赛单打、双打第三名 ●2003年 全国赛混双亚军 ●2005年 亚洲杯双打冠军、亚锦赛双打冠军、乒超联赛团体亚军 ●2007年 全国锦标赛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女单冠军 ●2008年 韩国公开赛女双冠军、全国锦标赛女单第三名 ●2009年 丹麦公开赛女双冠军、女单冠军、世乒赛女单第三、亚洲杯女单第二、中国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
2025年6月9日,2025年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在河北雄安新区顺利开幕,历时3天已圆满结束,广州轻[详细]
2025年上海宇枰斯帝卡乒乓球青少年男女混合单打赛事报道5月5日,由上海宇枰萌芽乒乓俱乐部主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