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赶到乒羽中心时,蔡振华刚刚以“我目前不方便多说”为由婉拒了一个媒体的电话采访,看到记者走来,他也是苦笑,“你也是为这事来的吧?我第一天能说什么呢?!”话虽如此,但耐不过记者的软磨硬泡,“新官”蔡主任还是向晨报读者“适当”地敞了敞心扉—— 会上,李富荣和人事司领导分别讲话,肯定了原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在任期间的工作成绩,刘凤岩也表示:“从今天开始,我就把主持全面工作的接力棒交给蔡振华了。”李永波则坦言,“我还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队伍上,在保证好成绩的同时,今后应当加强为整个中心服务的意识。” 相形之下,倒是刚刚走马上任的蔡振华稍显紧张,毕竟这次角色的转换将促成他从此淡出生活、掌管多年的国乒队,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行政人员,他觉得自己未来的工作“任务更明确,责任更大,担子也更重了。” 短短的会议仅仅进行了一个小时,雷厉风行的蔡振华便在还挂着“副主任”牌子的办公室内开始了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了解和熟悉工作”是他未来一个时期最主要的任务,所以与手下各部门领导和中层干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自是当务之急,昨天下午1时至记者走进他办公室的4小时,他都在与办公室主任恳谈,并已约好了下一个谈话对象。 今天,全国乒乓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蔡振华将以乒羽中心主任身份第一次公开亮相。 蔡振华:还是叫我老蔡吧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人问我现在见到您,是叫蔡指导合适,还是叫蔡主任合适? 蔡振华(以下简称“蔡”):还是叫老蔡吧,我从十几岁起就被人叫老蔡,听着更亲切。 记:此番走上乒羽中心正主任一职后,您就离“蔡指导”这个称谓更远了吧? 蔡:可以这样说吧。虽然之前我是中心副主任,但也分管国家队以及全国的训练比赛,一年365天都“长”在队里,不过今后这样就不太可能了……但也不是说不用管了,管还是要管的。 记:做总教练那样的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有什么不同吗?您当初的角色转换还适应吗? 蔡:两者区别很大,做行政工作在管理方法上更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全局的高度考虑,慢慢学呗。 记:应该说您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业务人员到行政人员的几次转换都是非常成功的,这是性格使然,还是有什么秘诀? 蔡:就是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地要求自己,这话你可能听着很虚,但却非常有用,而且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组织信任,我就要尽全力做好。 记:将来您将负责的是乒乓球、羽毛球两个项目,在并不熟悉的领域将如何管理呢? 蔡:所以我现阶段的工作就是熟悉和了解,还不是谈理想的时候。 记:掌控着中国体育两个传统优势项目,觉得肩上的担子一下重了不少吧? 蔡:当然了,二者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期望都很高,人们对北京奥运会上乒羽延续辉煌也寄予了很高期望,所以绝对是压力与挑战并存。不过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因为咱们项目的基础就高呀。 记:是要维持辉煌呢,还是再上一层楼? 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先保持后发展呀。 记:可以说,在您曾经管理了15年的国乒队伍中,始终是一个“严父”的形象,但是在新位置上,您要面对的不再是运动员般的半大孩子,而是些有成熟思想的文职人员,您希望未来自己在部下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领导呢? 蔡:(笑)有亲和力,能让大家信任,希望能够凝聚全中心的集体力量,保证一支综合素质高、纪律严明的队伍。 记:纪律严明? 蔡:借鉴管理队伍的一些方式。(晨报记者 刘莹)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