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香港朋友要为张怡宁拍一部电视片,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把北京的四片水连在一起,就是张怡宁了。
不是吗?
她的童年时代,生活在陶然亭,那里的湖光树色之间,一定有过她嬉戏的身影;
她的少年时代,打球在什刹海,她在那里立下了成为“乒乓大王”的志向;
她的青年时代,奋斗在龙潭湖,那里是中国体育的大本营,也是中国乒乓球的大本营;
她的成年时代,加冕在未名湖,北京奥运会的灿烂星光中,她的光芒最为耀眼……
记得在雅典奥运会夺取单打金牌之后,张怡宁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北京的孩子……”,所以,张怡宁是北京的符号,在她身上,具有一个现代北京女孩儿的全部特点。
北京女孩儿性格爽朗心直口快,绝不会矫揉造作和搬弄是非。
记得第一次“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晚会的时候,珠光宝气的明星阵容里包括刚出道的刘翔和张怡宁——刘翔穿了件多半是从他师父身上扒下来的西服,虽然很不合体但好歹是件凑合着能出席晚会的正装,而张怡宁则穿着运动服就上了台。
她大大方方地、又有点儿大大咧咧地走上台,张口就说:“能获得‘劳伦斯奖’我很高兴……”,惹得台下大笑——因为“中国十佳劳伦斯奖”和号称“体坛奥斯卡”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面对笑声,张怡宁并不在意,说了声“对不起”接着感谢所有人所有TV,她没觉得该脸红、也没觉得不得体、更没觉得很丢人——说实话,她压根儿就没觉得得不得奖有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央视跑乒乓球项目的初元澎老师对我讲起他第一次采访张怡宁时的情形——那应该也是张怡宁第一次被采访——第八届全运会,15岁的张怡宁连续击败各路国手,赛后她对我初老师直白地说:“我想像李菊他们那样成为世界冠军!”初老师追问她“需要几年”,她回答“四年五年吧……”。
看来初老师的确是我老师,我也的确有资格当他学生,因为我俩对少年张怡宁的印象是一致的:利索、大方、痛快——北京女孩儿。
所以,这个北京女孩儿夺取奥运会冠军之后的表达方式都是心直口快型的:感谢过上苍、感谢过教练之后,她冲到初元澎老师掌管的摄像机面前——现在我初老师在国际体育电视界也是个大腕儿,专门负责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转播信号制作——向所有看电视的“我们”飞吻……
换了任何明星摆这样的POSE,或许都会让人觉得有点儿造作,但是,没有任何人反感张怡宁。
无疑,张怡宁具有当代北京女孩儿的一切优点,她就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