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丁宁的2009:两场重大胜利 亚锦赛发短信给宁姐报喜

2010-2-12 11:28|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495| 评论: 0 |来自: 《乒乓世界》杂志

放大 缩小
简介:        丁宁终于明白:打球不应该哭   文/陈思婧   下午6点,女队开始身体训练,丁宁招呼大家搬挡板,围成场地踢球。她嗓门挺大,俨然一副孩子王的模样,连李隼
        丁宁终于明白:打球不应该哭

  文/陈思婧

  下午6点,女队开始身体训练,丁宁招呼大家搬挡板,围成场地踢球。她嗓门挺大,俨然一副孩子王的模样,连李隼教练都拎着块挡板听她指挥。丁宁踢左边锋,进球后还会和队友双手击掌,踢得有模有样。

  这时候丁宁刚从亚洲锦标赛上捧回来三金一银,女单比赛8进4赢了老对手金暻娥;半决赛赢了2009年一年队外比赛没赢过的刘诗雯;决赛中又赢了在横滨世乒赛中终结自己单打之路的李晓霞。任国强教练给丁宁的下一个任务是好好休息,恢复体力。带着这样“美好”任务踢球的丁宁,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在都兴奋地笑着。

  神速长球的孩子王

  丁宁从小就是孩子王,经常拉着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在楼下疯玩,妈妈干脆把丁宁带到自己工作的体育馆,原因是楼上乒乓球班的孩子多,让丁宁在自己眼皮底下继续当孩子王去。可去了乒乓球班,丁宁发现大家都排队和教练打球,球打丢了就自动换人。小孩们不想打球,都爱在队伍里玩,丁宁也过去跟他们玩,随便打两个球接着能玩好长时间。

  不久老师改变了战略,打的来回最多的小孩奖励一个红双喜三星球。那时候三星球很稀罕,丁宁一下来劲儿了,开始认真练习,慢慢变成了班里得到奖励最多的人。“后来和别的小孩儿打得时候,我特爱拿出一个新球显摆显摆。”丁宁那会不趁别的,就三星球最多。

  渐渐乒乓球班里没有丁宁的对手了,妈妈就把她送到了一条马路之隔的少年宫。在那里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丁宁眼角被磕流血了,但妈妈没娇惯她,让她继续练习。妈妈是篮球教练,篮球比赛中,被肘击伤到眼眶的事经常发生,所以妈妈认为这点伤耽误不了训练。“可是用一只眼睛打乒乓球根本不行,老打漏,找不准位置。”面对严厉的妈妈小丁宁心想,篮球那么大个,用一只眼睛也能打,乒乓球能一样嘛!但正因为有了妈妈的严格要求,丁宁很快在少年宫也称霸了,球长得特别快。

  后来丁宁自费去了辽宁苗子集训,即使面对根本打不赢的对手丁宁也要跟人家拼嗓门,比赛时叫得比谁都响。有一天训练完,丁宁被甄九祥教练叫到一边,甄教练拍拍自己的腿,让丁宁坐过去。丁宁吓得够呛,那时候小孩对教练都怀揣惧怕,哪还敢坐腿上去。但甄教练笑着拉丁宁坐,并且问她愿不愿意去北京的什刹海体校打球。“我当时特冷静地回答不去,因为我妈没让我去。”现在说起来,丁宁觉得自己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还真挺淡定的。

  小大人独闯北京城

  丁宁来什刹海打的第一场比赛就哭了。对手是比她大四五岁的队员,丁宁眼看着就要赢了,什刹海的刘雅琴教练叫了暂停,给那个队员做指导,帮助她赢了比赛。丁宁下场后就跑到妈妈面前哭,说对方耍赖。也正是她这种要强的性格,吸引了正好来找刘雅琴的周树森教练。

  要去北京队了,不到10岁的丁宁根本不知道这意义有多么重大,只知道不能每天跟妈妈在一起了。没伤心多久丁宁就发现,自己在北京队的教练万芳芳(吕林的夫人),对自己就像妈妈对女儿一样。“我是她来北京队后带的第一个队员,她对我真的特别好。”万芳芳本来是直板运动员,但为了训练丁宁,她能模仿很多对手的打法。“横板啊、生胶啊、削球啊、长胶啊,什么都会。”在丁宁眼里,没有万芳芳打不出来的球。出去比赛时,万芳芳会帮丁宁背着书包,有一次在场馆里,别人看到万芳芳给丁宁系鞋带,都以为那是妈妈带着女儿来比赛。

  “万芳芳教练离开北京队的时候对我打击特别大,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哭,但是特别失落。”丁宁说,以前不管是联赛还是十运会都陪在她身边的这个“妈妈”突然走了,突然感觉在北京没家了似的,特别难受。

  那时候丁宁早已进了国家队,已经过了用自己的肋骨当搓衣板洗衣服和在北体大给自己加练的时期。在体大陪她练过球的赵霞也已经进入乒羽中心工作,在国家队球馆两人相见的时候,赵霞对丁宁说:“我以前还陪你练过球呢!”丁宁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连说世界上还有这么巧的事!

  想起从前,丁宁觉得自己挺不容易的,但更不容易的是自己的两个妈妈。

  国家队的爱哭鬼

  丁宁从小就爱哭,在家的时候淘气爱走马路崖子,一走就摔,一摔就哭。打球以后是一输就哭,从小跟丁宁一起打比赛的刘诗雯是证人。由于年纪小,刚进北京队的时候丁宁谁都打不过,所以是出名的“逢赛必哭”。“那时候我就是一个爱哭鬼,不过奇怪的是,比赛中我能边哭边喊,有时候能吓着对手,能赢。”丁宁挺得意的。

  记得最清楚的一场比赛是在大庆体校的时候,有一次去哈尔滨一个俱乐部打比赛,三个人一个小组,只取小组第一出线。丁宁当时的水平不高,不可能小组出线,最后一场争出线权的比赛,裁判是个近视眼,丁宁见自己一个明显的擦边没判,当时就急了,眼泪也掉了下来。一瞬间,丁宁要赢球的信念特别强,打赢了一分就冲四面八方喊,恨不得跑到对手和裁判面前去喊,对方马上被满脸眼泪还喊得特拼命的丁宁吓着了,让丁宁赢了一场本以为输定的球,出线了。

  后来参加少年比赛,丁宁总是比赛的中途就哭,又总是哭着赢对手,直到进了国家队,丁宁发现,这里没人哭,甚至很多人打球都是面无表情的。“我这人藏不住事儿,每天练得顺不顺利从我脸上就能看出来。”任国强教练为此经常教育丁宁,打球的时候脸上不要有那么多表情,更不能哭。渐渐地丁宁也认识到,打球不应该哭,哭是最丢人的。

  丁宁学会了憋住眼泪,但爱哭的性格很难改,常常是在场上憋红眼眶。她也渐渐学会了担当责任,全运会团体决赛那场漂亮的首战告捷,帮助北京女队获得三联霸。世界杯团体赛上她独挑大梁,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冠军”的头衔。比赛中红着眼眶的丁宁越来越不容易见到,也可以说,能见到丁宁这种表情的,只剩下金暻娥。

  截至到英格兰公开赛,丁宁2009年对金暻娥的战绩是全败。英格兰公开赛2比4输给金暻娥后,施之皓问丁宁为什么要哭,丁宁这才发现眼泪早已在眼眶里打转了。“为什么一和削球打你就哭,说明你太脆弱了!”施之皓帮丁宁总结,她打球的特长就是能拼,流着眼泪还怎么拼?

  丁宁发现,现在和小时候哭着打也能赢不一样了,只要一有情绪就会被世界水平的对手抓住漏洞,没有了反抗的机会。打削球是个慢活,如果像她这样,练习的时候也哭,比赛的时候也哭,是过不了这一关的。英格兰公开赛后丁宁认真反省了自己,终于在亚洲锦标赛上突破了自己,没哭。正是这场比赛,让她拿到了2009年对金暻娥的一胜,女单8进4丁宁对金暻娥,4比3。

  越过削球这道山

  打削球是丁宁的弱点,这好像成了乒坛人尽皆知的一件事,每次比赛输给削球,即使是队内大循环,媒体也会拿出来说一说。英格兰公开赛结束后,记者到队里去采访丁宁,丁宁一看见录音笔,五官都拧在了一起:“我又输给金暻娥了!”当时丁宁说,困难之所以为困难,就是因为不能让她轻易克服。“我想只要我突破她一次,她以后也会有想法了,重点和难点只在于突破第一次,以后就会容易很多。”当时我们俩谁都不知道,这第一次的突破会来的这么快。

  亚洲锦标赛单打比赛上,丁宁先遇到了日本的削球手石垣优香。丁宁心里没底,心想有金暻娥一座削球大山就够受了,要是输给了石垣,身上又压上一座。自己没跟石垣打过,手上没数怎么办?再说,就算赢了石垣,接下来还有体力对金暻娥吗?带着这些思想包袱,丁宁上了赛场,一回头发现没人给做场外指导,当时就慌了。前几局比分一直咬得很紧,丁宁那天拉球总失误,就先以搓为主:“有机会我就拉一板,她攻我我就防她,比赛打得腻腻歪歪的。”但渐渐地,腻歪的比赛磨平了丁宁的脾气,心态渐渐好了起来,进入了打削球不着急的状态,最后不但赢了比赛,还为打金暻娥积累了经验。

  碰金暻娥的那场女单8进4,是丁宁当天7场比赛中的第6场。这次亚洲锦标赛,丁宁身兼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四个项目,比赛自然安排得特别满。“但刚得知一天要打7场球,还是挺不可思议的。”丁宁说要放以前,自己的思想包袱肯定特重,7场比赛,谁打不累啊?不过她现在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特别幼稚和消极,这7场比赛可是淘汰赛。“还不一定打到哪就被淘汰了呢,哪有那么多比赛给你打?就光自己想得美。”

  经过全运会和世界杯团体赛的磨练,现在丁宁明白了,只有打好每一场球,才有下面的比赛等着她继续。当天站在球场上,看到老对手金暻娥站在自己对面,丁宁突然想到,今天一定要赢,她要证明给大家看,她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她的英格兰公开赛、她的整个2009年的每一场比赛都没有白输给金暻娥。

  这场比赛丁宁是抱着打完了第二天胳膊抬不起来的决心上场的,以前教练总说:“你就泡她,泡到轮换发球12板,那时候局势对你绝对有利。”但丁宁从来没熬到过所谓的轮换发球时间。丁宁想起自己在英格兰公开赛输球后对施之皓说,实在拉不动了,没力气了。当时施之皓只说了一句话:金暻娥30多,你才不到20岁,耗也耗死她了。听了施之皓的话,丁宁才恍然大悟,以前自己从来没有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去想过,既然现在机会来了,就试试吧:“所以这次我就想,一定要耗住她!”

  比赛中丁宁耐下心,和金暻娥打起了拉锯战,居然真的打到了轮换发球的时间,当时丁宁大比分3比1领先,第5局5∶4领先,从来都只是听说的“轮换发球”,被丁宁熬到了。当时裁判站起来,丁宁一愣,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金暻娥发球后把球扔给她,她还觉得莫名其妙,刚打算再扔回去,就听场外指导的施之皓喊:“一人发一个!”丁宁这才弄清楚到轮换发球的时间了,但是突然加快的比赛节奏让她非常不适应,很快被金暻娥追平了大比分。

  第6局输完,丁宁有点崩溃了,好像马上到手的胜利就要溜走了一样,她觉得自己可能死活过不了这道坎了。“施指导,这球怎么办啊?”下场后丁宁六神无主,施之皓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什么怎么办?正常打!”这坚定的语气让丁宁如梦初醒,而此时的金暻娥也变得想赢怕输起来,让局势再次倾斜向丁宁,终于拿到了比赛的胜利。

  赢的那一刹那,丁宁真的感觉像翻越了一座高山,这是座曾经攀登过很多次,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山。本以为爱喊的丁宁一定会叫出声,但她只是握了握拳头。“其实当时我想叫,但想到这刚8进4,又不是得了冠军,叫什么啊。”丁宁笑着说,她当时真的特别高兴。比赛后丁宁给任国强和一直有联系的张怡宁发短信报喜,“宁姐(张怡宁)回了短信,突破了削球,不错。”

  更加激烈的队内战争

  突破了金暻娥,丁宁来不及让自己高兴多久,下一个对手是2009年她在大赛中从没赢过的刘诗雯。这个从小和她一起打少儿比赛,见证她是爱哭鬼的对手,如今已经是女子世界杯历史上最年轻的单打冠军。丁宁深知这场比赛拼的是赛前准备,谁准备得充分谁就赢。

  丁宁在比赛中战术使用比较流畅,再加上前一天刚赢了金暻娥,自信心特别足。“我觉得自信这一点特别重要,何况我和小枣已经非常了解对方了,今天我用什么战术她用什么战术,互相都能猜到。”拼准备和士气的一场队内“战争”,丁宁略胜一筹。

  亚洲锦标赛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场比赛,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女单决赛上。丁宁和对手李晓霞可谓同命相连,两个人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都一路杀进决赛,是参赛场次最多的队员。“当时我俩的体力和精力都到达极限了,打得肯定不是战术了,是纯意志。”丁宁回忆起那场比赛,依然满脸写着“要累死了”四个字。

  2009年,丁宁和李晓霞在队外比赛中交手过两次,横滨世乒赛李晓霞4比1让丁宁止步女单16强,全运会女团决赛丁宁第一盘3比0胜李晓霞大挫山东队士气。丁宁说团体和单打的感觉不同,所以在决赛前她再次分析了横滨世乒赛的那场女单比赛,从那一次的输球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决赛中,丁宁总是处于落后李晓霞1局的状态,追着她打,虽然一直很困难,但丁宁并没有放弃。

  李晓霞3比2领先的时候,要在以前,丁宁脑子里的弦早就断了。“我觉得2比3落后是最别扭的时候,对方再赢1局就赢了,你自己还得赢2局才行。”但以前让丁宁泄气的理由这次没有起作用,“我在场上一点消极的想法都没有,拼命让自己再坚持!”丁宁就这么一直坚持,坚持到了第7局,坚持到赢了整场比赛。赛后她总结,是亚洲锦标赛密集的比赛磨练了她,让她亲身体验了一把“休克疗法”的妙处。

  夺冠后,任国强第一时间发来短信:“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回到国家队的丁宁现在正“美颠儿”着处于休息阶段,踢完球,穿着短袖短裤的她,坐在记者旁边接受采访。“先上去楼换衣服去!”任国强说她,可丁宁大大咧咧地套上记者的羽绒服:“这不有衣服么,我看她抱着衣服我才没上去换的。”任国强笑着放弃了这个话题,接着说:“今天还加练吗?你要是练,我等着你。”“今天先采访吧,太晚了您别等了。”丁宁摇摇头。“就这么逃了一天,明天呢?”任国强接着问。“明天我肯定加练!”丁宁保证说。

  说是休息,其实丁宁每天需要完成的训练一样没少,甚至少加一回课都要请假,周末也被训练课塞得满满的,但是她没有怨言,她知道,2010年更加残酷激烈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