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
张继科3比2马龙(10,-4,6,-9,11) >>战报 精彩指数:★★★★★ 赛前两个人的准备时间都不是很充分,实际马龙比张继科多一场球的准备时间,张继科刚跟王皓打完,就休息了10分钟,但是他的比赛状态比较好,跟王皓的比赛属于热身了。所以单从比赛准备的角度来说,两个人是比较公平的。 从两人以往的战绩看,马龙只是在2008年的卡塔尔公开赛上输过一次,后来就没输过,应该说张继科想突破马龙这关还是有些难度的。但马龙在这场比赛前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毕竟张继科之前连续两场比赛的发挥十分出色,场上的那种感觉非常好。我也跟马龙沟通了,他也知道这将是一场恶战。 从比赛的开局来看,马龙对张继科的估计有所不足:第一,张继科的击球质量很高,尤其是接发球反手台内拧拉那一板的质量比原来高很多;第二,张继科拉球之后的衔接速度很快,几乎没有给马龙下手的机会。这种状况与两人原来的比赛有很大区别,以前两个人都是慢慢进入状态,球的质量也是慢慢提高。但这次是张继科的表现比较突然,这让马龙突然感受到了压力。张继科在第一局大比分领先时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手上稍微松了一下,而马龙抓住了这个机会,慢慢咬住了比分。我觉得张继科可能是过多地去考虑第二局了,所以肖指导(肖战)到后来叫了一个暂停。如果张继科第一局被马龙翻盘了,估计后面就没什么机会了,毕竟这种打击太大。 第二局开局,马龙就发动了进攻,包括主动相持、变化落点,打得比较灵活。第三局马龙的开局也不错,5∶1领先,后来被对方追到了5∶3。我觉得马龙到后来的变化不是很大,主要是张继科的变化比较多,他看到比分落后了,而第三局很可能决定了比赛的最终胜负,所以表现得更凶一些,包括发球的旋转、击球的质量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反手拧拉比较狠,线路上也加强了直线的变化,反手相持和对拉都比较稳。其实还是马龙出现了一些问题,发球的质量相对下降了,给了张继科一些搏杀的空间,所以这局输得比较可惜,整体局势对马龙不太有利。但是马龙在第四局能够咬下来,包括第五局能跟对方纠缠住,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值得表扬。 从整场比赛看,马龙在击球质量上是处于下风的,整个局面一直都在落后,他能够坚持住,并且在决胜局能破对方三个赛点,这对他的比赛经验、意志品质都是很好的磨练。对马龙来说,像这种从开局到尾局,一直在落后中想办法扭转、搏杀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其实对双方来说,能打到这种比分,能打出这么高的质量,都是难得一见的,这对他们两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点评:秦志戬) 张继科这场比赛的表现比较出色。从技战术看,他的无谓失误比较少,前三板处理得比较好,原来前三板老是被马龙牵着走,这次是前三板比较简化,我觉得他把前一段刘指导(刘国梁)提出来的发展方向表现出来了,就是稳中带凶,增强过渡球的能力,以控制节奏为基础,然后伺机爆发。原来张继科就是太凶,现在我要求他相对缩小击球动作,相对降低击球质量,增强节奏感。他的这场比赛把训练中的精神表现得很好,打球更合理了。(点评:肖战) 决赛 刘诗雯4比3丁宁(-7,-7,7,-8,4,10,9) >>战报 精彩指数:★★★★★ 这场球从场面上看两个人打得都不错,也很激烈。这主要是因为她们彼此太熟悉了,两人从小打到大,对相互之间的打法特点都比较适应。之前刚打完的两站公开赛上,两人也都是打到4比3的局面,而且第二站刘诗雯也是在0比3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刘诗雯的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多,但碰上丁宁这样防守比较好的对手,而且还是左手,她的特点就有点发挥不出来了。 前几局刘诗雯一直按照自己的套路打,节奏很快,而且一直主动进攻,70%的球都是她抢攻的。她的发球也不占优势,经常就是钩子发球,对方一搓她就上手抢攻,但由于她本身个子比较小,力量不大,所以抢攻的效果并不好,没有办法把对方拉死,结果自己出现无谓失误。后来我一直跟她强调要控制好节奏,把节奏慢下来,落点打得开一些,回球的轻重也要有变化,发球可以试着发长球,或者发侧旋球,总之是发一些旋转不太强的球,这样对方接过来的旋转也不会太强,然后直接打相持。如果对方先进攻,可以正反手防一下,而不是硬要抢攻。到第五局她的战术执行比较好,赢得也比较轻松。 打到第六局,刘诗雯对丁宁的发球又不适应了。前面几局丁宁的发球基本以下蹲发球(外侧旋)为主,而到第六局她的发球换回了正常的侧旋,刘诗雯就接不好了。打到2∶5落后的时候我叫了暂停,我跟她说可以尝试侧身去接这个发球,因为丁宁这个发球基本都是半出台,弧线低而且比较转,你搓一下就给对方制造了进攻机会,但你要是拉一下进入相持就占了优势。但她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女孩打球在心理上还是比较保守的,对于侧身接发球顾虑比较多,一开始她也不敢侧身接,但打到2∶6落后的时候她也没办法了,明显是豁出去了,侧身拉了一个,虽然那球没冲上,但后面遇到这个球的时候她都是侧身接的,胆量大了一些。从丁宁的角度来说,这一局她打到7∶2领先的时候有几个球处理得不够细,失误比较多,也给了刘诗雯追平的机会。第六局刘诗雯拿下后,第七局基本控制了局面,毕竟将比分追平了,心态上也更平稳一些,处理球也就更合理了。 总的来说,这场比赛刘诗雯后半段的发挥要更好一些,在大比分落后的时候,敢于改变战术,改变节奏,能沉住气一分分去拼,这也是她最终能取胜的关键。(点评:孔令辉) 两个人的实力旗鼓相当,但丁宁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没能把握住场上的局势,也是她赛后应该去反思的一个问题。 在第六局3∶2领先,后来又打到7∶2领先的时候,她应该去揣摩对方的心理,应该去想对方会有什么变化,是继续凶搏还是稳扎稳打,但丁宁没有,她想自己想得比较多,这点上刘诗雯做得比较好,她在比分落后的时候能够静下来去想,想自己怎么去变化,想对方会有什么变化。丁宁的比赛经验和火候还有所欠缺,也是她以后有待提高的。 另外,丁宁的打法特点是典型的女子技术,两面的攻防结合运用得不错,下一步还是需要加强她的正手进攻的实力,但怎么去运用,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更多的磨练。(点评:任国强) 小组赛 丁宁3比2武扬(6,-10,7,-10,9) 精彩指数:★★★★☆ 这场球应该说两个人打得还是相当不错的。第一阶段在通州武扬赢了丁宁,而这次两人再碰,战术上丁宁有了很大变化,在通州那次丁宁打得有些被动,搓球比较多,上手的话也总是拉高吊,再加上那次武扬整体的发挥也更出色一些。而这次丁宁很少搓、吊武扬正手位了,她的意图很明确,就是盯住武扬的中路偏反手位,再加上扣、冲,而且命中率也比较高。 赛前我也跟武扬说过,这次再打对方,在战术上肯定要有变化,你要有准备。整场比赛来看,武扬打得还是占下风。自身来说,正反手拉球的命中率不高,丢了不少分。而对方在落点上变化多了以后,武扬在防守转攻的时候击球点太晚,正手反拉漏球比较多,所以造成自己进攻的失误。 从场面上看,前面武扬1比2落后,第四局打到10平,武扬咬得很紧,拿到局点的时候运气也比较好,连续两个运气球把比赛带到了决胜局。打到第五局,上来又是好几个擦边擦网,比分也一下子拉开到6∶0了,我当时在场边也觉得这场球能拿下来了。可武扬这时的心态出了问题,可能是太想赢了,出手明显保守了一些,落点上削得也比较死,而丁宁还是坚持拉她的中路偏反手位,武扬无论是搓还是削,都回球到丁宁的中路偏反手,这样的话丁宁的站位就比较稳定了。再加上武扬的搓球有些着急,质量不高,丁宁一拉,武扬防一两板自己就失误了。后来丁宁又打了几个漂亮球,一直追到7平,武扬反而越打越乱,最后丁宁11∶9赢的。 对于武扬来说,下一步的训练还是要继续加强正手反攻的命中率,包括第一板下旋球进攻的命中率以及她正手削球转不转的变化。反手顶重板是比原来要进步了,但对旋转的把握上还是稍微弱一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点评:阎森) 在通州比赛的时候,丁宁打武扬没什么套路。之后施指导和我都和她聊,我们都感觉在通州那场球到后面还是有机会的,但就是没有什么优势。这次我要求她一定要用自己过去没用过的东西打,包括连续拉冲,因为她现在有这个能力,虽然连续冲拉有一定风险,但关键还在于她本人敢不敢用。 技战术方面,丁宁对旋转的判断比原来要好,所以出手也比较果断。另外武扬反手正胶的转不转并不像反胶削球那么明显,相对来说更容易对付。丁宁只要敢于拉冲,冲对方中间之后再冲两边,冲两边之后再冲中间,这种战术对所有削球打法都是比较致命的。 从这场比赛来看她的胆量还可以,丁宁这个队员的特点就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发挥,当她感觉比赛不是特重要或是感到没什么压力了,她反而打得一般。和武扬打,她也知道自己的任务和眼前的形势,她必须争取拿下这场球。打到第五局0∶6落后的时候,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直非常认真地去拼每一分球,包括对方有很多的意外球,擦网、擦边,她的情绪也一直比较稳定,这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应有的表现。我感觉这场球丁宁在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去咬、去拼,到最后赢下比赛,这是值得去总结和继续保持的。而且她自己还是要摆正位置,要明白这场球能赢下来是因为战术套路运用得好,这个套路要敢于继续使用才行。(点评:任国强) 1/4决赛 马龙3比2郝帅(10,-11,5,-5,5) >>战报 精彩指数:★★★★☆ 马龙和郝帅是多年的老对手了,但是马龙毕竟是实力最强的。从整场比赛看,郝帅的发挥比较正常。其实在赛前,我就预感到两人会打到决胜局。当时我还跟郝帅开玩笑说,你们两个第五局见了。到了第五局,郝帅最大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实际上,郝帅球还是打得不错的,在2∶2之后,马龙在相持中有一个直线的强侧身,这个球打完之后,郝帅有点犹豫,接下来处理球有点不果断,马龙在5分以后把比分拉开了。如果郝帅能相持住的话,能把比分咬住的话还是有机会的。 从技术上说,郝帅还是接发球的处理差一点,打到最后太单调了,变化少了,基本都是搓长球形成相持,击球的技巧性有所欠缺,类似摆短、挑啊、拉啊,都差了点,胆量越来越小。从线路上看,郝帅的右半台对着马龙的正手位,他在心理上压力比较大,不太敢跟马龙对正手,所以打斜线比较少,几乎全是直线,有点抽不出去。原来他在相持中可以连续抽直线然后再抽斜线,结果在第五局几乎没有这样的抽了,主要还是在关键时刻有些保守了。 郝帅在第五局开局的两个球还是不错的,运用了特长技术直接挑打,第一个没挑死,第二个有点慌,挑失误了,这种变化思路没有问题,主要是他在接发球后对自己下一板的防守不够信任,总体看还是气不足,求胜的欲望不是特别强。 从郝帅整体的比赛状态看,他在第二阶段还是没有从第一阶段的失败中走出来,状态没有完全调整好,感觉打下去越来越难,不过运动员都有这个过程,很正常。这次比赛,他的表情,精神面貌还没有完全垮掉,这就挺不容易的。对他这种防转攻的打法来说,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如果不是很强硬的话,肯定发挥不出来,我觉得郝帅近期还是进步了。(点评:肖战) 两人的球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力量都不是很大,但打球的合理性都不错。近几年马龙的上升势头比较猛,郝帅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与马龙的比赛还是输多赢少,所以从心理上可能有些惧怕。这场比赛中,马龙感觉郝帅的球路也不是很舒服,毕竟两人打世界比赛配过双打,相互比较了解。 在第一局,双方打得都特别拘谨,可能是因为这场比赛是直通的第一场球,球馆里的气温也比较低,两人处理球有些过于合理。打到第五局,两人的状态有点回升,第五局马龙的求胜欲望比对方足一些,出手更坚决,回球质量更高一些。(点评:秦志戬) 1/4决赛 张继科3比0王励勤(-4,-11,-6) >>战报 精彩指数:★★★★☆ 张继科的前三板能力很好,尤其是台内球的处理比较好,他的反手台内拧拉是最大的特点。相对来讲,张继科正手处理短球的能力稍微差一些,而王励勤正好相反,他的正手接发球比较稳定,攻守能力都不错。在前一段的训练中,王励勤在站位上有了一些调整,主要是站位稍稍后退半步,这样就为反手进攻留出了更多空间,并有利于侧身用正手进攻。 从这场比赛来看,第一局开局,张继科运用正手逆侧旋发球,这是他最擅长的发球技术,王励勤的接发球没有太多办法,造成了过多无谓失误。张继科在前三板环节十分积极主动,发抢战术运用出色,命中率很高,在衔接环节,张继科的速度很快,两面进攻都非常流畅。 王励勤在第二局的接发球上也作出了一些调整,加强了挑打,然后再进行相持,毕竟打到相持环节,王励勤还是占有绝对上风的。张继科还是尽量在前三板环节争取主动,对于偏正手的短球几乎都用反手直接拧拉,落点变化也比较灵活。王励勤在第二局10∶8领先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机会,接发球直接挑打失误,在10平之后,王励勤的战术执行不够坚决,还是与对方进行短球的纠缠,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整体来看,王励勤主要输在了接发球环节,他始终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打得过于复杂。从王励勤的技术特点来看,他应该把球打简单一些,尽量形成上旋球的中远台相持。张继科这场比赛的思路很清晰,一直抓住了王励勤的破绽,没有给对方还手的机会。(点评:刘国梁) 王励勤和张继科在上一次选拔赛刚打完,在卡塔尔公开赛的决赛也刚打完。从王励勤的角度看,对张继科的战术准备应该比较充分。 这场比赛中,张继科的整个发挥与从前不太一样,情绪控制很稳定、不着急,无谓失误比较少,击球质量比较高。可以说,张继科控制住了比赛的局面,战术运用很合理,在合理的前提下,击球的质量、杀伤力都很高,所以王励勤相对下风。 王励勤的主要的问题还是接发球,他手上的调节能力差,判断差了点,这就给了张继科很多机会。对于张继科的逆旋转发球,王励勤在接发球的手段上过于单一,没有太多的办法。一个是出于他技术上的原因,另外就是张继科的发球旋转比平时要强,质量很高。 第二局开局,王励勤接发球挑了两个,显得还是有些盲目,主要是他第一局的接发球比较差,第二局上去被迫要改变一下方式,希望打乱对方。但具体是稳接还是凶接,是挑还是拧,他还是比较混乱。 在相持中,王励勤反手对反手这个环节处理得比较差。虽然王励勤的反手不是很强,但是在以前也只是稍稍下风。这场比赛中,王励勤的反手很下风,反手一弱,正手就失去了使用机会,所以显得很被动。(点评:秦志戬) 小组赛 曹臻3比2文佳(-3,-7,7,8,6) 精彩指数:★★★★☆ 这场球曹臻后半场的发挥更出色一些。一开始文佳一直盯着曹臻的正手打,而曹臻自己也挺着急的,打得特凶,结果无谓失误也特多,所以前两局看着打得乱七八糟的。 曹臻的特点是相持好,因为有生胶的优势,所以节奏和落点变化多。我跟她说不要图快,要一板一板地去打,对方发力你就借力,在前面顶住球,然后再找机会发力,这样在节奏上就有了变化。另外,尽量发挥出正手快带的优势,但要注意落点,尽量把角度打开。而下旋球方面,要把能冲、能吊的优势发挥出来。总之就是把握好节奏,不能着急,要耐着性子打。 曹臻的第三局是个转折点,能控制住场上的整体节奏了,前面两局她全是以快为主,有时候恨不得一两板就把对方打死,到第三局开始自己注意落点了,看准了就拍对方一板,看不准就快带过去。就前三板而言,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很突出的地方,所以相持球打得比较多。但开局曹臻的“凶”掌握不好,你叫她变对方正手位,她就全打对方正手,到后来对方都看出来你的意图了,就没有突然性了。一开始是对方主动调动她,打得她来回跑,到后来她自己知道主动调动对方了,生胶能拉能弹的优势也发挥出来了,也就越打越主动。后来局势打开了,她自己也说:“我开始着什么急啊!” 下一阶段训练主要抓她的步法训练,她现在脚下跑动很慢,原因还是她脚下跑动不积极,主要是意识不够。正手进攻方面还是要提高下旋球第一板的杀伤力。她老是喜欢拉高吊弧圈然后和对方打对攻,我说你能一板弄死对方就不要打相持,弄不死你再凭着相持能力去和对方打,她有的时候能冲的却不冲,和人家吊,这样就不行。现在让她练正手冲这一板球,增加对方的压力,要让对方感觉到威胁。(点评:乔晓卫) 半决赛 马龙3比1陈玘(6,-9,10,7) >>战报 精彩指数:★★★★☆ 从赛前来说,马龙跟陈玘好久没打了,上一次交手是在超级联赛的时候了。不过两人经常在一起训练,马龙对陈玘的风格很了解,包括发球的变化,打球的特点、人的性格都十分了解。从球路上来说,陈玘是靠发球、靠前三板、靠凶狠,但是无谓失误比较多,马龙在心理上不是很惧怕。相反,陈玘在心理上还是比较惧怕的,因为马龙打球比较严密,速度和稳定性都不错。 其实陈玘这场球打得不错,而我对马龙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打到1比1的时候,我也有点急了,给马龙做场外指导的时候说话也比较重,就是感觉马龙的侥幸心理太强了,毕竟他的整体能力和实力都高于陈玘。但在前两局,马龙给了陈玘一定的搏杀空间,因为陈玘比较凶,一旦给了他搏杀空间,他很有可能通过比分咬住马龙,压制马龙,马龙自己的很多特点就打不出来。我当时跟马龙说,不能太侥幸,不能老搓球,不能总想着捡对方的失误得分。打第三局的时候,我的感觉很不好,如果马龙输了,那整场比赛可能就输了。我提示他一定要多打相持球,回合要多一些。在第三局的后半段,马龙的表现稍微好一些。第四局马龙的发挥比较正常,基本上所有的球都在能力范围之内了。马龙在前三局都是打前三板,打的都是陈玘的特长。我怕马龙一旦比分落后,心态会产生变化,导致整场比赛的失利。(点评:秦志戬) 半决赛 刘诗雯4比3郭焱(6,8,-7,-10,5,-11,9) 精彩指数:★★★★☆ 这场球开局郭焱打得很下风,没有能控制住对方的手段,而刘诗雯从回球质量和速度上都要比郭焱好,在前三板主要是牵制住郭焱的正手短和中路偏正手位,对于相持段两个人反手对峙还有的打。 郭焱虽然前两局输了,但后面还是有机会的,主要原因还是她自己前三板的失误多了一些,而且有点儿跟不上节奏。但她靠自己的意志品质还是咬住了比分,后来把比分扳成了2平。扳平主要还是靠落点和节奏的变化,我也跟她说过,到了正手位的球不行就拉一个高吊,不要那么快,因为你一快的话就跟不上对方的节奏了,即使你回球上台,刘诗雯拉球的速度也比你快。我跟她说在落点和发球的旋转上稍微变化一些,两个发球中换一个落点换一个旋转,这样来跟她打,对方就会觉得别扭。包括第一板上手的落点也要灵活一些,前面两局郭焱接刘诗雯发球的时候总是给到对方的反手位,后来用反手直接往刘诗雯正手拉,拉中间位,效果就比较好。我跟郭焱说“不要让刘诗雯站住位”,要让她每一板击球的时候都感觉别扭,这点上郭焱打得还是比较好的。 两个人在后面三局打得很激烈,比分也一直交替上升,应该说打到后来郭焱还是有机会赢的。但是在第7局郭焱有几个球的心态有了变化,有点过于自信的感觉,我感觉她可能想一板赢,在7∶6的时候,刘诗雯发球,她直接吃发球,到后面又吃了一个发球,还是有点儿想赢,打得有点急。那会儿刘诗雯也是被郭焱打得很别扭,但郭焱最后还是输在她的正手位接发球上,搓了对方两个反手长的,都被对方拉了,打到这局面从两个人整体发挥来看,谁输谁赢都很正常,就看谁的那一两分球处理得好。 总的来说郭焱的发挥还是不错的,落后的时候也敢拼,没有放弃,也基本上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之前的训练要求她加强第一板防守的稳定性和抢拉半出台球,通过这两次选拔赛也显现出一定的进步,包括她的落点意识和周旋球的能力都比以前进步了。她反手直接拉直线在这次比赛中用得非常多,尤其是和刘诗雯的这场球中,拉了4、5个基本也都赢了,但对方发钩子球的时候她拉的难度会稍微大一些,尤其发到她的正手位,她拉的质量就不太高,这点还需要加强。(点评:阎森) 这场球两个人的发挥都比较正常,郭焱对战机把握上,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老问题。比如说打到8平或者9平,她总想刻意地去做一些动作,想摆短,手就非常狠地用力,总想一下搓死,结果导致下网,说明当时她的动作是僵硬的,这也是她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每个运动员在关键时刻,都一定要有一项特别精的技术,保证关键时刻不失误。在女队员当中,郭焱的技术比较全面,但精的并不多,所以打到最后关键球时,她接发球摆短下网一个,劈长出界一个,这就反映出技术不够精的问题。相反,刘诗雯在接发球的技术上就更精一些。这次比赛,郭焱有一个新技术用得非常成功,就是反手直接拉直线这板球,现在她这个球算是比较成熟了,这也跟她的心态有关,这一两年心没有那么浮躁了。(点评:李隼) 我觉得这场球刘诗雯的开局打得比较顺,整个节奏都比较快,线路也打得比较开,再加上郭焱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所以很快就拿下了前两局。第三局开始,郭焱的发球有了一些变化,因为正常比赛中刘诗雯的相持球比较占上风,所以郭焱从前三板上进行了调节,发球上长短配合包括旋转上的变化比前两局更多一些,打得刘诗雯有一些乱,节奏也没有跟上。而郭焱自己的节奏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正手的节奏明显放慢,刘诗雯显得有些不适应,无谓失误多了一些,被追到2平。 后面几局,比分始终咬得很紧,最后决胜局刘诗雯11∶9赢的,打得也很精彩。整场比赛刘诗雯的心态还是不错的。先是2比0领先,后来被追到2平,然后3比2,3比3,最后4比3,她自己一直在调整心态。从实力来说两个人都差不多,但有一局刘诗雯吃发球吃了4、5个,都是直接吃发球,在球路这么熟悉的情况下是不应该的。我在场上和她说,尽量减少自己前三板的无谓失误,控制更严密一些,每个球都尽力打到相持阶段,那样就比较有优势了。(点评:孔令辉) 小组赛 郭焱3比1王璇(-6,9,8,14) 精彩指数:★★★★☆ 王璇近期提高了很多,尤其是技术层面上进步很大,如果她能完全发挥出来的话,我相信她和每一个人都能打一打。 和郭焱打,王璇没什么压力,前三局应该说打得都不错。第4局也咬到了16∶14,没有太多的无谓失误。她虽然个子不太高,但是落点意识比较好,跟郭焱打,意图也很明确,先往对方正手压,然后突然变反手,郭焱一退台,她“骑”在台子上拍,打过去的球也挺别扭的。 这场球对郭焱来说,打得比较艰难,从她自身来说还是能够赢的,所以说场上她没有放弃也没有乱掉,包括在场上的韧劲都不错,还是锻炼到了意志品质。 以前她和王璇打基本就是三两下就赢了,现在王璇通过自己的训练提高以后,不管是上旋还是下旋球,她的无畏失误少了,而且重板过来她也能扛住,有了机会她就拍你,不像原来总是轻轻碰或是带,现在她打球的质量比原来强了,也给主力队员制造了压力。(点评:阎森) 王璇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从自信心到技战术发挥上都有了进步。虽说整体实力跟郭焱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从场面上看,不像过去那样很下风,甚至是有了赢的机会。关键是在机会球的把握上还是欠一些火候,尤其是反手的连续进攻和变化上都显得略微稚嫩一点儿。她们两个平时关系很好,郭焱心里知道现在王璇长球了,本身对王璇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但是我要求王璇,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向高水平冲击的欲望。她进国家队很多年都是陪练的身份。可能从她的思想深处,只是把自己的陪练任务完成,技术有一些提高就可以了,对自己的整体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我在这方面给他的压力很大,要让她有向困难挑战的想法。(点评:李隼)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
2025年6月9日,2025年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在河北雄安新区顺利开幕,历时3天已圆满结束,广州轻[详细]
2025年上海宇枰斯帝卡乒乓球青少年男女混合单打赛事报道5月5日,由上海宇枰萌芽乒乓俱乐部主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