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马苗兰亚洲女铁人与乒乓球结缘

2010-11-13 09:53|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5198| 评论: 0 |来自: 东阳新闻网

放大 缩小
简介:   马苗兰近影。   个人档案:1970年出生于千祥镇,著名田径运动员,多次打破全国和亚洲纪录,有“亚洲女铁人”的美誉。1987年全国第六届全运会上以6034分获女子七项全能银牌,成为我国第三个突破6000分大关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

  马苗兰近影。

  个人档案:1970年出生于千祥镇,著名田径运动员,多次打破全国和亚洲纪录,有“亚洲女铁人”的美誉。1987年全国第六届全运会上以6034分获女子七项全能银牌,成为我国第三个突破6000分大关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当年,马苗兰先后5次破女子七项全能全国和亚洲纪录,并被国家体委评为优秀田径选手。1990年获第11届亚运会七项全能金牌;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她以6750分的优异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亚洲全能女杰”。现为浙商银行乒乓球俱乐部总经理。

  11日中午,记者打通了远在杭州的马苗兰的电话,马苗兰热情接受了采访。

  不平凡的运动生涯

  “在体育事业上,我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马苗兰说,在多年的田径运动生涯中,让她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参加第11届亚运会时的情景。当年,她们提前一个星期住进了亚运村,这也使得她较早进入了紧张的状态,实际上,她心里却明白,冠军之争是在她和另一名队友之间展开的,只要不出现失误,她一定能将金牌揽入怀中。

  “那时候,我太想拿亚运会金牌了,比赛前三天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走路都怕崴了脚。”马苗兰说,她因此对自己的饮食格外注意,不是自己开盖的瓶装水绝对不喝,平时不太吃的东西绝对不沾,就怕吃了不该吃的,这种紧张情绪一直持续到比赛前一天,第二天比赛时反而不紧张了。那年,马苗兰20岁,她体会到拿金牌最艰苦的就是和自己抗争。

  1993年七运会时,马苗兰正大红大紫,被国内的田径专家们称为“当前国内最有天分的女运动员”。但是,她作出一个决定,要走,要出国,要和在瑞典的男友陈健结婚。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有篇报道的大标题为“马苗兰,你不要走!”可马苗兰说,她的男友在国外打球,他们已经领了结婚证,她想过一种平凡的生活。

  在瑞典,马苗兰因为放不下体育,重新到一个田径俱乐部训练,后来因为在国外训练不适应放弃训练,转而开了一家专卖中国丝绸女士内衣的服装店,生意不错,但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回到了运动场。1997年,27岁的马苗兰已经是3岁孩子的妈妈,但她宝刀不老,在八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中力压群芳,摘得桂冠,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妈妈选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马苗兰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专心相夫教子,直到与乒乓球结缘,并成为浙商银行乒乓球俱乐部总经理。

  “女铁人”的乒乓路

  “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两个男人——老公陈健和儿子陈瑞超。”马苗兰说,2005年,陈健问她要不要做一支乒乓球俱乐部,当时正好广东队有个“壳”。她有些犹豫,因为乒乓球虽然看得多,但真要介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就想考虑考虑。陈健却说:“别考虑了,要么就做,要么就不做,但有一点,这支俱乐部我不可能来帮你的忙。”在陈健的鼓动下,马苗兰接下了这个乒乓球俱乐部,凭着一股冠军的傲气和勤奋,仅用两年时间,她带着一帮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签了外援,并且开始考虑起赞助商的问题。

  2007年,马苗兰的俱乐部开始与浙商银行合作。合作当中,马苗兰的名字也起到了大的作用。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亚洲女铁人”的名头,但是在浙江,这个名字仍然是一张通用名片。再说,她的丈夫陈健是乒乓球教练。

  从2005年加入乒超联赛到现在,马苗兰也从当初骄傲的亚运冠军,变成了成熟的俱乐部总经理,并且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