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著名重庆籍旅美教练成应华回渝支招:发展 训练+比赛

2011-5-3 08:49|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3818| 评论: 0 |来自: 重庆晚报

放大 缩小
简介:        重庆乒乓球并不是一直都寂寂无名,在上世纪80年代,重庆曾走出一位乒乓球国手,虽然他没有奥运冠军的光环,但他在中国乒乓球史册上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
        重庆乒乓球并不是一直都寂寂无名,在上世纪80年代,重庆曾走出一位乒乓球国手,虽然他没有奥运冠军的光环,但他在中国乒乓球史册上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成应华,前中国乒乓球队队长,中国乒乓球最早的“海外军团”。上周,这位旅美多年的名宿回到重庆探亲,同时不忘再次参观重庆康德乒乓球俱乐部,听说康德刚刚才打下青少年培训的地基,这位年过半百的前国手激动不已。他一再表示,愿为重庆与美国青少年乒乓球交流作贡献。

  回渝探亲

  “铺路英雄”

  传授经验中美差别乒球运动

  美国更贴民

  “铺路英雄”

  传授经验

  上周四中午,一位戴着墨镜、略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走进了位于奥体中心的康德俱乐部,看着墙上挂着的康德队员桑亚婵的照片,他摘下墨镜说:“这个我知道,也是海外军团,好像去香港了。”

  不要小看这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他就是中国乒乓球最早的“海外军团”之一———成应华。今年已经53岁的成应华出生在重庆渝中区,曾是前中国乒乓球队队长,是中国队的“铺路英雄”。为了国家利益,他甘做陪练,上世纪80年代初模仿匈牙利著名弧圈球选手克兰帕尔,在1985年的世乒赛上,他为配合队友训练“扮演”过瓦尔德内尔,为中国乒乓球队重夺世界冠军作出了巨大贡献。

  康德俱乐部的主教练周学行与成应华曾是重庆乒乓球队时的队友。这次成应华回渝探亲,周教练立刻邀请他为康德俱乐部发展提供些经验和建议,同时成应华还将为重庆乒乓球运动推广做一些指导,“接下来会举行中西部省市干部乒乓球赛,成指导将传授一些打球的经验给这些老干部。”康德俱乐部总经理胡蓉蓉介绍。

  中美差别

  乒球运动

  美国更贴民

  1992年,成应华到美国发展事业。据成应华介绍,和国内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虽然美国的乒乓球水平低,但打乒乓球的人并不少。“往往举办一个比赛,需要150张球桌才能办下来,你想有多少人参加?”成应华说,这就是美国人的特点,“一项运动,他们不仅是想观赏,还想亲自参与,享受这项运动的乐趣。”

  成应华认为,重庆也应该推广人们参与的热情,而且要为有热情的人创造条件。“在美国,有很多公立的运动场所,这些场所基本就是对公众免费,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一点费用,以应对水、电等消耗。因此来玩的人就特别多,乒乓球桌常常爆满。”他说,在重庆也需要培养孩子们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现在的小孩有很多好玩的运动,选择太多了,不一定非要打乒乓球,所以要想办法让他们参与进来,基础打好了,才能撑起塔尖的竞技。”

  支招康德

  积极性

  要从比赛中来

  成应华在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全美最大的乒乓球俱乐部,自己还带着两名年轻的弟子。前几次回渝,了解到重庆乒乓球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过优秀人才,他一直很遗憾。“以前我年轻的时候打球,重庆有体工队,但没有资格去参加全国比赛,现在重庆有资格了,反而没有人打球,简直太想不通了。”这次得知康德俱乐部与南坪实验小学共建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心,为重庆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打下地基后,成应华显得有些激动,连声说好。

  成应华1972年进入重庆体工队,那时由于重庆还没有直辖,而全国比赛以省队为单位,重庆因此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我在去四川省队前,完全是刻苦训练出来的,没打过正式比赛。”

  对于康德现在成立了青少年培训基地,成应华根据自己在美国的经验,提出了建议———训练+比赛。“像我的俱乐部里面有很多小朋友,练一段时间,就要为他们打造一些比赛,不然他们觉得老是训练没意思,要打比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听到这里,周学行不由得点了点头,“嗯,这是一个好办法,老是训练的确枯燥,通过比赛不仅吸引他们参与的热情,而且比赛本身就是训练。”

  总经理胡蓉蓉想起去年康德从外地引进的一位球员,年轻有潜力,但抗干扰能力极差。比赛时观众不能鼓掌助威,不准有记者在旁边摄影,否则她就不会打球。胡蓉蓉说:“她训练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一比赛就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成应华说这就是比赛经验少的原因,“训练时再好,但比赛是讲究综合实力,不仅是技术,还有心理素质,训练主要是基本功,但实战都是通过比赛练出来的。”不过,成应华又指出太早比赛对于基本功的培养会有些矛盾,这需要去协调,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赴美交流

  愿为康德

  发邀请函

  已经在美国扎根的成应华,此次还提出了一些新想法:康德的青少年训练中心正式开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可以赴美参加美国最高等级的“北美乒乓球团体锦标赛”。

  成应华介绍说,在美国乒乓球没有专业与业余之分,比赛分四个等级,各种各样的赛事每年都要举行,虽然水平差,但很多美国人报名,这其中最高规格的就是北美团体赛,他可以给康德发邀请函,康德组织水平较高的小选手去美国参加。“你们肯定比美国的小朋友打得好,但重要的是给我们家乡的小选手开阔眼界、增加经验。”成应华说,以前他曾邀请过四川队邱贻可一行去参加,“美国人也高兴,想和中国人过招,而且他们都佩服得不行了,中国人乒乓球打得太好了。”

  参与奥运

  不敢

  与中国队为敌

  除了关心家乡的乒乓球事业发展,成应华还特别留意中国乒乓球队的情况。他知道近期因为鹿特丹世锦赛中国队名单出炉后受到的质疑,他反而觉得这份名单十分合理。

  “在我们那个时代,参加比赛谁上谁下都是教练说了算,但这样的选拔方式总会出现问题的,比如两人水平相当,你让甲选手上了,如果输了,回来后内部矛盾就会产生,而且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以竞争为主,队内选拔赛,更加公正、公平。”成应华说现在的国家队选手赶上了好日子,“不过,这个时候完全依照选拔赛成绩也不合适,比如说甲选手确实打外国选手有制敌的一套,但在队内太多人熟悉他了,也许队内选拔赛成绩就不好,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认为中国队的做法目前就比较科学,“五个名额,三个拿出来竞争,留两个教练组讨论决定,其实非常合适的。”

  他对于本次中国队征战世锦赛十分看好,“现在的中国队十分强大,时代在进步,我们那时的选手跟现在真没法比了。”前年还代表美国队参加横滨世锦赛的成应华,目前还在考虑要不要参加明年的伦敦奥运会,“如果要去,也是和弟子一起去,哈哈哈,不过肯定不用想名次了,中国队太强了,我就是重在参与。” 

  本版稿件 重庆晚报记者 余彦姝

  成应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8年

  乒乓经历:1972年进入重庆体工队

  1977年进入国家队

  1983年上海全运会男双冠军

  1985年美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1987年广州全运会男双冠军

  2000年代表美国队参加悉尼奥运会

  2004年代表美国队参加雅典奥运会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