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直板快弧,热爱烧板,总想写点什么来纪念曾经拥有过的板子,但是由于不同的器材自己的技术也在不同阶层,所以无法给出比较客观可靠的数据以及体验;因此想到“手感”二字。 此类手感是非常爽快的,大部分存在于灌胶后的狂3下的手感,小球好控,不跳,弧圈吃球,前冲带劲,乓的一声响,剩下的工作就是找球。唯一缺点就是击打不是特别扎实。 搭配 YE OC 富佳 No.3 发力出球有喷射感,无比爽快,声音一般,射程长,弧线饱满 此类手感我想应该是有歧义的,有人爱有人嫌,射程长导致上台率下降,喷射感降低了容错,控制求稳的朋友可能不太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对于喜欢一板暴死对手的球友,拥簇者还是很多的。 搭配 小鸟 CL 纳米OC TO No.4 发力感觉扎实,拉打皆宜,小球不乱跳,但是弧线和速度都中庸 此类手感我想是被大部分球友所接受的,中庸之道才是业余选手的生存之道,不追求一般暴死,偶尔变个线路;打着高球,偶尔吸个短;摆挑劈搓随意,可变性大,容错高,适合业余选手涨球,练习比赛两不误。 搭配 狂皓 骄猛富佳 EG 三维A7 红双喜劲极3 TL No.5 刚性大,震手感弱,球速块,难制造弧线,容错差 此类底板与狂系胶皮都不太搭,或者说尝试些别的可能手感更完美些;手感大部分出现在碳素球拍上,加碳的球板在提供高球速的同时确实不免牺牲了一点旋转和容错,借着狂系的粘性均衡了一下控制,但是打起来觉得很闷,不通透,出球方向感差,进攻玩玩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我并不是说碳素球板不好,只是跟硬粘的狂系实在是不太搭,天下好胶那么多,为啥只盯着狂系? 搭配 斯帝卡V1 普碳 马软(我纠结了很久,但还是觉得马软配软弹点的胶皮更好) JOOLA瑞典碳素 Boll ZLC 岸度炭烧off- 多尼克瓦木Dicon No.6 震手感极强,搓球莫名其妙下网,弧线高而短,中台无力 搭配:红双喜劲极2 蝴蝶普木 银河普及碳。 原帖链接:http://www.cnpingp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326084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