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曹乒模式找到体教新出路 打球学习两不误生源足

2011-10-27 20:34|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612| 评论: 0 |来自: 新民晚报·新民网

放大 缩小
简介:       上周末落幕的2011“曹燕华·振杨杯”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近500名来自全市47所中小学及区县少体校的青少年挥拍同场竞技。比赛中,杨泰实验小学、上大附中和曹燕华乒乓学校的选手唱了主角,在团体

 

    上周末落幕的2011“曹燕华·振杨杯”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近500名来自全市47所中小学及区县少体校的青少年挥拍同场竞技。比赛中,杨泰实验小学、上大附中和曹燕华乒乓学校的选手唱了主角,在团体赛中捧走了数座奖杯。

  出路更广

  是高考还是专业训练,在这道选择题中,曹乒推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已初见成效。自从曹乒同宝山区体育局、杨泰实验小学和上大附中签署了联合办训的协议后,近几年,曹乒的生源出现了爆棚现象。曹乒的上海生源已经达到了30%。曹乒的校舍坐落在杨泰实验小学内,从前年起,杨泰实验小学开设了两个乒乓实验班,专招本地生,学校给实验班安排了最好的师资力量,成绩优异的孩子能直升上大附中,本地家长闻讯后,纷纷给孩子报名。上学期期末考试15个科目中,实验班有12个科目的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分。曹乒办公室主任席睿信介绍说,“以前,我们更多的是招外地的学生,通过与区重点中学共建二线队,解决外地生源的就学问题。但现在,本地乒乓实验班已经超编了。很多家长认为,既然学习能保证,不如让孩子锻炼一下身体,不要做书呆子。”

  席睿信说:“下一步计划,是同上海交大商讨合作意向,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更多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出路更广。”

  享受“绿卡”

  曹燕华曾提交过一份议案,建议加强上海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引进。近些年,在她的努力下,曹乒的外地优秀生源,在政策上享受到了一些“绿灯”。

  15岁的外地孩子杜培妍、唐嘉濠从曹乒毕业后,不仅顺利升入上大附中,还拿到了户口落地的“绿卡”。王凯和王舒前往日本留学打球,因为文化和体育成绩都很出色,两人在去年被日本知名大学公费录取。据了解,从曹乒毕业的学生,考入上海交大的已有六七个,华东政法、华师大等高校,也都有曹乒学生的身影。

  前不久,一位江苏扬州的家长,寄了几盘5岁孩子打球的录像给曹乒,请教练们指点下他的孩子,看看孩子是不是有潜力。

  当越来越多的体育界专业人士担忧上海体育后备人才断档,当普通少体校陷入困境之时,是否能有更多像“曹燕华乒乓学校”这样的社会各界的力量投入进来呢? 本报记者 陶邢莹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