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胜4负,这是中国男乒和瑞典队在世乒赛团体赛中的交手记录,值得一提的是不是这13胜,而是这四场输球,这四场球有三场是在决赛中,分别是1989年决赛、1993年决赛和2000年决赛。全程见证这一过程的、目前还在队中打球的只剩下一个人---佩尔森。 2000年世乒赛男团决赛,我是趴在被窝里见证了中国队的失落,刘国梁的“不给力”和佩尔森的“激情”就像冰与火,你很难说是刘国梁的落寞反衬了佩尔森的激情,还是佩尔森的激情反衬了刘国梁的更加落寞。总之,我发现一件事,原来乒乓球也可以玩的这么激情四射。也可以像足球比赛那样躺地上打滚庆祝---前提是你能赢又愿意的话。 每一个双子星都有一片绿叶 说起佩尔森就不能不提瓦尔德内尔,两人正当打那会,用现在时髦的词儿说那叫“双子星”,但是,竞技体育冠军只有一个,人们更愿意记住个性的老瓦,不论是成绩还是他醉酒后给刘国梁打电话求助的段子,都被广大球迷津津乐道。佩尔森没有那么多段子,没有老瓦那么多个性,也好像不那么好酒,在老瓦早早奠定瑞典男一号的位置时,佩尔森是二号甚至三号。所以人们在乒乓球新闻的版面,经常看到大段大段的老瓦的“神侃”,甚至拍摄的照片中,佩尔森也有意无意的经常站在老瓦的身后。故事说到这里,好像又走进了红花和绿叶那个老套的传说里,可以这么说,鼎盛时期的瑞典男团就像一部运转完美的机器,没有佩尔森的帮衬和辅助,瑞典的阵容就不会那么严丝合缝,2000年,这种紧密和钢坚生生在万里长城上砸出一个缺口,中国的冠军纪录就此断档了。 对抗五代国手 佩尔森和中国乒乓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乒联的官方记录,佩尔森一共参加过18次世乒赛(包括单项和团体),这个数字仅次于比利时的大塞弗和匈牙利的巴拉那(BARNA Victor,后加入英格兰籍),在这18次世乒赛中,他和他的团队对抗中国五代国手,虎口拔牙斩获四个团体冠军,一个男单冠军、一个男单亚军和一个男双亚军,这在大部分时间由中国包打天下的乒乓世界里,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1985年,佩尔森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当时中国队比较火的队员包括江嘉良、陈龙灿、滕义等,在这些队员手里,佩尔森和他的队友们拿下了1989年的世乒赛团体冠军。随后中国队进行了更新换代,佩尔森的对手变成了王涛、马文革这些后来者,在这些人手里,佩尔森斩获了两个世乒赛团体冠军、一个世乒赛单打冠军和一个单打亚军。 1995年前后,刘国梁和孔令辉逐渐走到前台,1997年佩尔森和老瓦搭档获得世乒赛男双亚军,经过三年蛰伏,2000年,佩尔森和他的团队终于再次爆发,在老瓦面前,团体决赛里佩尔森似乎只能扮演二号单打的角色,但是2000年的这场决赛,瑞典队抽到了主队,男二号意味着需要的时候负责第五盘收官,于是有了那一场他和刘国梁都不能忘记的比赛,落后、逆转、追平、夺冠、激情庆祝,这是一场包含了几乎所有体育比赛的激情元素。 2012年,中国队的阵容变成了张继科、马龙、许昕们,连王皓都算老队员了,这是佩尔森需要对抗的第五代中国国手,从1985到2012,28年18届世乒赛,铁打的佩尔森流水的中国乒乓球队员,胜负已经不是关键,站在这里就是一种精神、一尊楷模、一个时代。佩尔森和乒乓球,故事还在继续... ... 看他! 敬他! 佩服他! 叔叔,加油! 附1983年起中国男团进入决赛成绩一览: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