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世乒赛进入半决赛的“戏肉”阶段(注:“戏肉”是广东方言,“肉”一般指好的东西,戏肉原指的是戏剧的精彩部分,现在引申为某事的精彩部分),在女队四强上场的球员之中,竟然除了金暻娥一人外全部来自中国。世乒赛正日渐变成“全国锦标赛”。 进入女团四强的分别是中国、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队,众所周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队的队员均是来自中国的“海外乒团”,而韩国队除了金暻娥外,上场的石贺净、唐汭序均来自中国。两场半决赛,看上场队员跟打全国锦标赛没什么两样。 世乒赛上的“中国因素”远不止半决赛这两场球。被施之皓称为近几年中国队劲敌的日本女乒,她们邀请中国教练、中国陪练去日本,将福原爱、石川佳纯等优秀苗子想办法送到中国的俱乐部来学习锻炼,收效显著;有实力问鼎欧锦赛的女队,如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基本都以中国的海外兵团为骨干。而像罗马尼亚等用清一色国内本土球员打主力的地区性强队,则少得如凤毛麟角。
连日来,在媒体中心、体育馆各个出入口,甚至在多特蒙德市中心,处处可听到中国话,见到中国人,而他们(她们)身上穿着的是不同国家的球衣。而在体育馆各处,有一批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充当志愿者。经常在仿佛间,都有流连在国内的感觉。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周方平(发自德国多特蒙德)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