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正手攻和正手小提拉的区别

2004-7-13 14:52|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6886| 评论: 0 |原作者: 泳汉之思 |来自: 精英乒乓网

放大 缩小
简介:   正手攻用力方向朝前,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击球时间在上升期,发力由腿、腰、上臂到前臂;小提拉有力方向向上,击球点在球的中部,击球时间在下降期,由前臂和手腕发力。应用上正手攻主要用于回球稍高的机会球或长高球,小提拉主要
   正手攻用力方向朝前,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击球时间在上升期,发力由腿、腰、上臂到前臂;小提拉有力方向向上,击球点在球的中部,击球时间在下降期,由前臂和手腕发力。应用上正手攻主要用于回球稍高的机会球或长高球,小提拉主要用于刚出台的低球或过渡球。(一般般)

   我理解的打磨结合,不是指撞击球后迅速翻拍,而是指在冲球时,既有打的成分,又有摩擦的成分。近几年特别强调打磨的概念,是因为原来对弧圈的理解有重大缺陷:即摩擦的越薄球越转。实际上,姑且不论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使这样的球确实很转,但因为球受到的平动力很小,速度和前冲力必然不足,给对手的威胁并不大,何况旋转是否强还存在疑问。因此,现在的高手们冲球时,都不会时单纯的摩擦球,而必须撞击的同时摩擦,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薄薄的撞”。

   给你一个半高球让你打(你肯定会),在拍接触球时,拍的运动方向与拍面是垂直的,球受到的力是通过球心的,且是和拍面垂直的,这是打;
给你一个球,让你只摩擦(你也肯定会),在拍接触球时,拍的运动方向与拍面几乎在一个面内,也就是接触球非常的薄,只是靠胶皮的摩擦力把球向切线方向带了一下,球几乎不会受到与拍面垂直方向的力,这是磨,现在把二者结合起来,假设有一个球比网略高,位置非常合适,你准备一板置对方于死地:这时你用上述磨的动作去击球(当然发力更猛,动作更大,摆速更快),但拍的角度要调整一下,不与拍的运行方向在一个面内,而是有一个小的角度,比如15度,那么在拍接触球的时候,球不单单受到切向的摩擦力,而且还受到一个垂直于拍面的击打力,这就是打磨。如果发力非常充分,拍接触球的部位非常正确(一般接近球的顶部),这样打磨出来的球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故又名曰“暴冲”.另外注意:拉弧圈的时候,手腕是相对固定的,不可能有翻腕的动作,当然,在摩擦至球的顶部时,手腕可以有一个很小的微调动作(让球拍磨到正顶部)我的水平只能解释到这个地步了(虽然我会打)。(CYH)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