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在沁河岸边举办的中老年乒乓球争霸赛热闹非凡。参赛的选手和裁判都是乒乓球爱好者,充满趣味但又不缺大赛的精彩,这也让草根赛事有了独特的魅力。近两年来,如此的赛事已经在沁河岸边举办了7场,每场比赛大家都拿出了十足的劲头,秀出老百姓自己的风采。 早上7点,距离开赛还有一个小时,球场上已经传来了清脆的“乒乓”声和阵阵的喝彩声。很多球友凌晨4点半就到场开始练球了,因为比赛在即,大家练习得更加起劲,一点儿都不敢疏忽。8点比赛正式开始,60名选手分为10组开始了循环赛,选手们各就各位拉开了架势,裁判也拿起记分牌……高手在民间的说法在这场比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草根选手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弧圈球打法、快攻打法、怪拍打法甚至是一些叫不上名的打法,让比赛精彩纷呈,有了独特的味道。一场比赛下来,选手张晓静没有丝毫倦意,仍在一旁给队友鼓劲加油。他告诉记者,虽然他今年64岁,可是一说起打球就感觉身上有用不完的劲,通过在赛场上和球友切磋,他也学会很多新的套路,接下来自己还要认真的思考练习,提升自己的球技。 今年61岁的甄建国是乒乓争霸赛的发起人。他告诉记者,能举办乒乓球比赛,完全得益于市体育局在滏西桥沁河北岸边设置的10张乒乓球桌,这让许多乒乓球爱好者能聚集于此。大家打球的热情非常高涨,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切磋球技。小到十来岁的孩子,大到七旬老人,目前这个小小的球场已经有了200多名常客。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7点,球场上总是球友不断。虽然人员众多,但文明有序的“球风”,让这里充满了和谐、温馨的氛围。从2012年,在球友们的共同商议下,“沁河乒乓之家”这样一个名字应运而生,甄建国被推举为“球长”。甄建国告诉记者,我市的乒乓球爱好者众多,也有很多的草根团队,他们开展比赛也邀请了这些团队加入进来,互相切磋,促进球艺,让更多市民走进乒乓球的运动中。 民间的草根赛事也赢得了很多热心公益的企业支持。甄建国告诉记者,每次比赛他都能顺利地找到赞助单位,为优胜者颁发奖品,这也让这种民间赛事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