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奥运“国球热”助乒超升温 摆脱伪职业看见曙光

2016-12-13 18:36|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532| 评论: 0 |来自: 新华社

放大 缩小
简介:马龙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许梦楠)曾经,“一票难求”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乒超赛场上,但如今,这一现象却变成了现实。明星效应带来的观众热潮,在当今这个时代并不稀奇,但如何能借此使得乒超联赛摆脱“伪职业” ...

马龙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许梦楠)曾经,“一票难求”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乒超赛场上,但如今,这一现象却变成了现实。明星效应带来的观众热潮,在当今这个时代并不稀奇,但如何能借此使得乒超联赛摆脱“伪职业”,得到长足发展,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奥运“国球热”助联赛升温


  在这个社交化的时代,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众所瞩目。今年的奥运会,着实让国乒众将火了一把。从“不懂球的胖子”,到刘国梁“唤醒”张继科,再到男女队上节目的“迷之画风”等等,国乒每一次都能引爆微博热搜。就连无缘里约奥运会的方博,已经退役的马琳、王皓,早就做起解说的张怡宁,都成了热搜对象。而这其中最火的无疑是“诗人科”张继科和“帝国铁刘海”马龙,这对儿“CP”感爆棚的国乒兄弟。据统计,两人在奥运期间的搜索量分别为4亿和1.3亿次,一条微博动辄就有几十万的点赞,在年轻观众中飞速圈粉,成为了新晋“男神”。


  借着这股东风,过去如一潭死水的乒超联赛在这个赛季也急速升温,人气爆棚。自10月15日乒超开赛以来,多个赛区出现了一票难求、门票20分钟被售罄的场面,一场原价280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1000元,更有疯狂粉丝一个月花两万块钱只为到现场观看马龙的比赛。明星运动员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会引来球迷的阵阵尖叫,这在以往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微博上,乒超联赛的搜索量也早早就过了亿次,央视的转播收视率相比去年更是大幅度提升。


  球市火热难掩运营尴尬


  尽管粉丝热情带火了乒超联赛,但无总冠名商还是凸显了乒超的伪职业化。作为世界范围内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联赛,乒超曾是要奔着被打造成“中国NBA”的,但这一目标实在太过遥远,如今连总冠名商都没有,只能“裸奔”。


  乒超联赛1998年成立,2014年乒超联赛首次没有冠名商,在“裸奔”一年后,权健在2015年以不到1000万的价值成为冠名赞助商,并拿下了球衣广告。到了今年,3000万的冠名费又回到无人问津的状态。据联赛独家商务开发运营及推广合作伙伴中视体育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乒协9月底才与公司正式签约,留给招商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由于乒超现行的制度所造成的。中国乒乓球目前实行的是“双轨制”:一方面走**制的专业化道路,国家队的首要职责是为国争光;另一方面走乒超联赛的市场化道路。在两者相遇的情况下,乒超联赛必须为国家队比赛让路,特别是恰逢奥运年全运年,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的乒超联赛10月15日开赛,12月31日就全部结束。短短两个多月的赛程,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让赛事和各主场做好推广,赞助商的利益也就很难得到保障。既然得不偿失,自然难以吸引到赞助商的青睐。


  借“奥运红利”迎改革良机


  奥运带来的“粉丝经济”可以让乒超联赛风光一时,但这并非长远之计,不过乒超联赛完全可以接着这股东风迎来改革良机。


  以往乒超门可罗雀的场面如今得到了全面改观,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因为张继科、马龙等人,开始热爱这项运动,这使原本在硬实力上就超群的乒超联赛,在软实力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也让很多赞助商看到了商机,相信乒超“裸奔”的尴尬将会解决。


  今年的乒超联赛已经接近尾声,到明年联赛开始前,如何借助“粉丝效应”开拓市场,保证赞助商利益,实现与联赛水平对等的职业化,是留给管理者和运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1)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