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雯 人生能有几回搏?世乒赛女单冠军,刘诗雯等待了10年。昨夜,在布达佩斯世博馆,当大比分显示4比2,当她意识到自己战胜了队友陈梦夺得世乒赛女单金牌时,她高举双手,扔掉球拍,眼中噙满了泪水。10年间的起起伏伏,10年间五味杂陈的滋味,涌上心头。她说:“感觉像做梦一样,这是梦想成真的一刻。” 这是一则永不放弃、化茧成蝶的故事。 悲情女皇 10年前,刘诗雯一战成名。在女乒世界杯上,她战胜郭跃,首次在世界大赛中夺得女单冠军,那时她才18岁。身高似“小邓亚萍”的她,未来可期,她也开始编织自己的世乒赛和奥运会冠军梦。但谁也没有想到,从一个世界杯女单冠军,到第一个世乒赛女单冠军,刘诗雯整整等了10年。 “这是我的第六次世乒赛,第三次进入决赛,我觉得这次我再不赢,就没机会了。”夺冠后的刘诗雯,思路格外清晰,昔日的画面,不断在她眼前回放,每一个瞬间,都清晰如昨。 这个冠军之前,她是“悲情女皇”的代名词。 2010年世乒赛团体决赛,刘诗雯一人丢2分,导致中国女乒丢冠,被万夫所指。2013年女单决赛,她输给了李晓霞,2015年女单决赛,她输给了受伤的丁宁。李晓霞和丁宁相继成就大满贯,唯有她,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原地。 脆弱的心理抗压能力,自然无法让教练组信服。刘诗雯无缘奥运单打主力位子。 脱胎换骨 而今天,她脱胎换骨了。 继半决赛第五局打了丁宁11比0之后,决赛中又是第五局,她送给陈梦一个11比0。依然有人指责她不礼貌,但她说:“队内没有规定不能打11比0,我认真打好每一分,也是尊重对手的表现。” 10年的起伏,令她成长,她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国乒内部,比赛中任何一次闪失,都可能断送胜果,决不能给对手半点喘息的机会。 终于,刘诗雯在比赛期间做到了心无杂念。“我不想给自己背上心理包袱,更没想过能成为双冠王。我只想着打好每一场比赛,至于对手是谁、我不在乎,结果如何、不预先设定。” “当你的渴望,大于压力,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昨晚赛后,刘诗雯畅所欲言,“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冠军奖杯。以前多次离它这么近,却都没摸到过,我曾经很多次做梦都梦到自己站上冠军领奖台。” 苦尽甘来 面对诸多记者,刘诗雯依然勇于直面人性的弱点,她主动讲起去年曾经想放弃的故事。那一阵子,她处于没有教练管的状态,成绩一泻千里,球感也快丢光了,“我都快丧失对冠军的渴望了,想到了放弃……”连父母也对她说,“看你比赛我们也够折磨的,要不然就回家吧。” 但幸好,这样的想法并不持久。无助、孤独,都是暂时的。刘国梁重回国乒,马琳成了她的主管教练。“他们一直鼓励我,对我说,你依然有潜力,不能放弃。” 通往冠军的道路,依然艰难,但至少,刘诗雯学会了坚持。葡萄牙公开赛上,她负于日本选手早田希娜,当时连马琳也一度质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好教练。但他并没有将情绪带给刘诗雯,而是继续帮助她在困难中前行。 深圳封闭集训的40天里,刘诗雯练得很狠,“马琳常常陪我在馆里呆八九个小时,可以说是围着我团团转。每天练完单打练混双,练完混双练单打,还常常和男队员对打……” 刘诗雯的努力和渴望,被教练看在眼里。正因如此,即便她在直通赛上仅取得第五名,她依然获得了布达佩斯的门票。“谢谢教练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苦尽甘来后,最真挚的感谢。 剑指奥运 15天前,刘诗雯在奥地利随国乒集训期间,度过了28岁生日。当晚,她许了一个愿望,尽管愿望不能透露,但她笑着暗示:“我只能说,今天愿望实现了。” 布达佩斯世乒赛封后,并不是刘诗雯乒乓生涯的终极目标。按惯例,世乒赛女单冠军头衔与明年奥运会女单名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在,是不是机会来了? “大家都知道世乒赛单打冠军对奥运会的意义。”刘诗雯说的都是真心话,“明年东京奥运会,我渴望参加单打,毕竟没打过。但能不能参加,还要看教练最后的决定,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混双和单打这两个项目上全力以赴。” 10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10年之后,我拥有了你——吉·盖斯特杯。布达佩斯的收获,令刘诗雯相信,只要坚守信念,坦然面对,就能笑到最后。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