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钛系列底板还是大约03年左右,用的是朋友的一支STIGA的钛金王(加金属钛网的那种,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钛5.4),手感很不错,很扎实,也很透板,前台中台的发力与吃球都很稳健(我的中远台的水平很一般,所以不敢妄言),但最不喜欢的一点是它有点重,应该有100g以上吧,再加上还是个WRB,握感更显的重,所以打了一会就感觉自己在搬砖,搬着搬着就搬不动了,但大家打过后给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当然,它的价格也不低的,一千多呢。 随后这支底板作为朋友的主板四处征战,倒也吸引了不少球友的眼球,当时它可是STIGA中最贵的一款呢。但是用了大概半年左右,这支“宝贝”开裂了,从粘有钛网的一面裂开了(据朋友讲,这支底板他在使用中磕过两次,摔过一次),可以清楚的看到钛金属网,很漂亮的,亮亮的银色,有点像咱们的窗纱,不过排列更密一些,经过和器材商的交涉换了一支现在流行的钛5.4,可惜的是手感不一样,找不到以往前台的那种击球的震撼力度,倒是让另外一个以弧圈见长的球友喜欢的不得了,结果做了顺水人情,让对方有了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方式,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看到DONIC的龙1(克里桑钛金刚),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太厚,从资料上看有7mm,且宣称的手感是硬,我个人对太硬的底板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当时就比较失望,几乎没有偿试它的欲望,朋友在用它,说使用中很轻巧,我当时还嘲笑他没有手感,为此两个人还抬了杠,为了更有证据说服他,我当场换胶皮试用(我用的是SRIVER EL和TSP的生胶,他是狂3、F1),结果很是让我吃惊,这个厚厚的外表下份量真的很轻颖,我这才信了DONIC宣传上的84g,至于手感呢,还真不错,前台中台的拉吊都很舒服,后场我个人感觉弧线有点太平,比较难以掌握有效的发力点,但我的朋友说刚好相反,前台中台弧线低平,后场的弧线反是平稳,这可能是我们的打法不一样,用的胶皮不一样,再加上我的后场技术本来就比较垃圾,而我们的共同观点首先是这支底板很稳健,而不像厂家所宣称的硬手感,而且最大的好处是借力很爽,确切的说是卸力真的很爽,我虽然用的是和王涛一样TSP的生胶,可是咱可没人家那种手感,对付略快一点的反手位的弧圈球只能切一板或挡一板,不是机会很好的情况下是不敢弹的,尤其是对手拉直线到我的反手位,我基本上只能使用带、挡、切,弧线低我带,弧线高我切,球冲一些就只好用挡了,除非小菜弧圈我才能弹。除了弹,带、挡、切都是以借力为主的技术,运用借力技术对底板的吃球与底劲要求就比较高了,但是这款底板比较能满足这项要求,尤其是切,对方的小高吊我敢加力切,而且回球很飘,经常出现二跳球,让重心调节不好的对手很是难防,很难加力或加转,如果回球质量不高,哪咱回头就是一刀,呵呵,爽!所以在试用中对方一发球,其它技术基本不用,根据他的站位加力劈他底线,他就不得不把球先吊起来,由于我是加力高点快速劈,反手底线如果他侧身也是比较勉强(业余选手嘛,大家都能理解),轻吊斜线我就敢直接弹他,正手位他拉的两条线我都可以带他,就用一个最简单的技术占了很大的光。 正手呢,我用的是SRIVER-EL或DONIC的JO,用外套我个人感觉拉出去的旋转不一定多转,但速度较快且偏底线,容易逼迫对方退台,为自己迎前能赢得一定的时间。在使用这支底板时我用的是SRIVER-EL,这些感觉我基本都能找到,我以前有两支主板,一支是单桧一支是BTY的孔令辉的欧式七夹板(30807,这支底板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了),单桧的杀伤力自是不用多言,但攻防转换上就比较弱,尤其是对方大力的拉球,防守时感觉底板像弹簧,回球即使上台也比较高,经常让人给拍死,而孔令辉七夹就好的多,正手位的回球质量不高的我都可以反拉,这一点是单桧所不具备的,但起板的杀伤力又不如单桧,用过朋友的carbo7.6和CL,感觉都还不错,这次用了龙1感觉比较理想,正手位拉加转的时候据对手称二跳的下沉感比较明显,朋友用狂3同样也有这种感觉。 当天就和一帮球友用不同的套胶贴上挨个试,我们一起打球的有七、八个人,器材可真是一个联合国,用国套感觉最爽的竟然是天极2(这块胶皮差点让朋友当垃圾给扔了,因为用时找不到以往红双喜的感觉)、DONIC的66GS(其实是国产的)、狂3、,外套比较好用是SRIVER-EL、DONIC的银JO(金JO也用了,感觉旋转不够,和F1-HARD有点像),SRIVER我们都感觉冲球的力量不够,用反手不错,EL就好多了,JO我没带,估计应该也很好用。 通过大家近7个小时的试用,对该底板的配置作了以下推荐(两面反胶): 列出这些配置,我们争议最大的是反手的外套配置,似乎不能像正手一样用简单的速度与旋转的综合来考虑,我们几个打法各不相同,对上面提到速度与旋转走势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分歧,但就舒服与否各不相同,比如一个朋友的反手的快带非常好,却喜欢用软版的F1,一个反手不怎么会加力的球友用金JO又很适应,我们对此尚在讨论ing。 就均衡度而言,这支底板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了,应该属于稳中带凶的底板,对业余选手还是比较适合的。因为很多人的理论都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却在进攻中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再让人防回去几个,这买卖可就亏大了,孰不知在比赛中经常是这一板的得分是由于上一板给创造的机会,而这一板的失分也是由于上一板的衔接不当造成的,运用合理的控制再寻找杀板才是业余选手所应该着重追求的。 这次底板的评测是偶然发生的,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所带的套胶也不够多,也可能是比较片面的,再加上此次所试用的底板是一支直板,我、还有两个朋友都使用的是横板,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会发生部分偏差,比如该板的虎口我认为有些偏大,我是深握法,我还不太喜欢,再加上手柄较短,重心的平衡可能也是有一点的不同的,所以,一家之言,还望批评指正。 但这次的对新款DONIC的龙系列底板我还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有条件拿到其它型号的产品的,如果大家喜欢,我会在以后的贴子里再写给大家分享。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